团结政府已迈入联合执政的第三年,当初因2022年大选议会悬峙而临时结成的“国阵—希盟”合作,正逐渐从尴尬过渡到常态。如今,随着行动党与巫统高层频频公开表态支持“联手出战来届大选”,这两个昔日政治宿敌的“策略性结合”,似乎离成真又更近一步。

回顾过去两年,虽然国阵与希盟名义上同属执政联盟,但真正积极推动合作的,只有巫统与行动党。原因不难理解——这两个政党都是潜在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对巫统而言,自身在马来选区的传统优势早已不如往昔,面对国盟节节进逼,局势岌岌可危。若单靠国阵与国盟对决,巫统缺乏必胜把握;若倒向国盟,虽能形成“马来人大团结”局面,但与伊党和土团党三分马来腹地,选区重叠严重,势必陷入权力分配难题。唯有与希盟合作,巫统方能稳占马来选区,同时借希盟铁票助力,极大化议席与执政机会。

而行动党方面,选择与巫统联手,除了弥补希盟在马来地带的劣势,更是一场“形象重塑工程”。借与巫统合作之机,行动党可逐步摆脱“反马来人政党”的标签,塑造“被马来主流建制接纳”的形象,展现对马来主导地位的务实态度。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马来选民的戒心,也为其在混合选区争取更大空间。

巫统与行动党虽理念南辕北辙、族群基础迥异,过去更是长期互相攻讦的对立政党,但彼此之间并不构成直接选举对手。如今这场“实用主义”的结合,虽无关理想,却是一场政治现实下的权力交易。看似顺势而为,实则各自押注未来,代价是动摇各自的政治根基与选民认同。

若来届大选中,国阵与希盟的组合获得多数民意支持,巫统或可一举重掌主导权,重新问鼎首相宝座;行动党也能趁势打开马来票仓,实现“去标签化”的关键转型。

但与此同时,公正党面临的挑战将前所未有。缺乏固定族群选票基础的它,极可能在希巫夹击下被边缘化,丧失联盟中的核心地位。诚信党、马华、公正党与国大党等体量较小的政党,在这个新格局中更显边缘,恐将被削弱为“政治陪衬”。

更重要的是,这场高风险的“策略合作”,一旦失利,带来的破坏力可能难以修复。若巫统与行动党因结盟遭选民反弹,双双败选,昔日基本盘或将土崩瓦解。就算事后选择各自归队、重拾旧盟,也可能因失去群众信任而难以恢复元气。

更严峻的是,一旦合作破局,巫统恐难再依赖“反行动党”的传统动员话术,行动党也将失去“反巫统”号召改革的精神旗帜。马来西亚的政治叙事,从此将进入一个全新、难以预判的篇章。

国阵与希盟的政治联姻是否能为马来西亚开启新格局,还是只是另一场豪赌?答案,将在来届全国大选揭晓。若成功,政治板块将重组;若失败,或许连退路都不再清晰。

上一则新闻男子闯飞机跑道 遭发动机吸入身亡
下一侧新闻安华若不出手 司法信任将全面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