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报告中,有一项关键指标叫“血红蛋白(Hb)”,它能判断你是否贫血。但贫血并不等于“缺铁”,也不是一概而论就能随便“补铁”。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两种:

  1. 缺铁性贫血(又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少,红细胞体积变小,颜色变浅,常见于营养不良、失血等。
  2. 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红细胞体积变大。

⚠️ 提醒:如果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贫血,盲目补铁是无效的,还可能耽误治疗时机。


判断贫血类型,看这些“红细胞平均指数”:

  • MCV:红细胞体积(大细胞/正常/小细胞)
  • MCH:每个红细胞内含多少血红蛋白
  • MCH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根据MCV大小,贫血可分为:

  • 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MCV高
  • 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MCV低,MCH、MCHC也低
  • 正细胞性贫血:红细胞体积正常,但仍贫血,需结合其他原因判断

血红蛋白标准参考值:

  • 男性 < 120 g/L、女性 < 110 g/L → 可能贫血
  • 孕妇标准略有不同

贫血程度分级:

  • 极重度:< 30 g/L
  • 重度:30–60 g/L
  • 中度:60–90 g/L
  • 轻度:90–正常下限

低于70 g/L 且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输血。但通常只输红细胞,不会输全血或血浆,除非有其他需求。


输血 ≠ 补营养!

很多人误以为“输血补身体”,其实血液并不是营养来源,输再多也不能改善营养状况。与其输血,不如吃顿有营养的饭更实在!

上一则新闻刚出狱就被遣返 李龙基捧花高喊“老婆”接人
下一侧新闻街边惊现“毒王植物” 一碰就可能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