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成功起诉一名新加坡男子在社交媒体平台经营网店,销售仿冒产品侵害其商标权。尽管品牌方原本要求高达290万元新币(约957万令吉)赔偿,法院最终仅判决该男子赔付20万元(约66万令吉)。

根据新加坡高庭判词,起诉人是法国奢侈品制造商 Louis Vuitton Malletier(简称 LV),被告则是黄贺成(译音),他曾通过Instagram帐号“emcase_sg”与“emcrafts_sg”经营线上商店,出售带有LV标志的仿冒商品,如手机壳、手表带、零钱包、护照套、卡夹等。

LV指出,早在2022年7月就发现被告在网上公开贩售带有品牌皮革商标的商品,并于2023年8月15日正式入禀高庭提告。虽然最初索赔金额为484万元(约1597万令吉),但根据新加坡《商标法》规定,此类案件最高索赔金额为290万元,因此诉方调整索赔请求。

公然侵权、虚假宣传

高庭指出,被告黄贺成从未出庭抗辩,因此早前已做出缺席判决,裁定其侵权行为成立。法官在衡量赔偿金额时,考虑到被告的行为极具恶意与明目张胆,他曾在两个社交平台网店上同时销售多达9款侵权商品。

被告还声称其商品是使用LV真品皮革改造(upcycle)而成,并强调这些材料经过第三方认证。然而,LV方面派出的专家指出,这些皮革无法达到品牌的质量标准,因此并非正品材料。

法院也援引Instagram追踪人数数据,指出“emcase_sg”和“emcrafts_sg”分别拥有超过1万6000与1万7000名粉丝,侵权商品的曝光量不可小觑,已对品牌声誉造成实质伤害。最终,法院裁定被告需赔偿20万元新币。

LV扮买家卧底取证

在调查过程中,LV方面更采取“卧底”策略,于2022年8月起通过代表假扮买家,在“emcase_sg”网店购买价值2100元(约6930令吉)的商品,以获取证据。2023年3月21日,LV发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下架商品。

虽然被告于4月26日短暂终止“emcase_sg”的营运,但不到一个月后,又以“emcrafts_sg”的新账号重新上线继续销售相关商品。LV随后再次通过卧底方式购入471元(约1554令吉)的产品,加强证据搜集。

该案件也凸显奢侈品牌对线上平台仿冒问题的高度关注与零容忍态度,并再次提醒公众,购买所谓“改造真皮精品”前需格外警惕其合法性与来源。

上一则新闻油站凌晨枪击案 一男中枪被弃尸医院
下一侧新闻从酒店三楼坠下 华裔男当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