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表示,随着原材料成本压力加剧,马来西亚制造商自近6个月以来首次上调产品售价,以应对投入成本的快速上升。

根据标普发布的最新报告,马来西亚6月制造业展现出趋稳的迹象,商业环境相较5月略有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回升至49.3点,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尽管仍低于代表经济扩张与萎缩分界的50点荣枯线。

报告指出,这一PMI水平反映出我国首季温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趋势已延续至第二季,并显示制造业产量整体保持增长。同时,国内新订单与出口订单的减少幅度双双放缓,分别创下近4个月及去年12月以来的新低,说明需求端的压力略有缓解。一些受访企业表示,虽然目前客户信心仍显不足,但市场需求已有逐步改善的迹象。

在就业方面,6月为近9个月以来首次录得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人手的增加也帮助厂商更有效地处理积压订单,使得未完成订单数量连续第11个月减少。

不过,采购活动仍持续走低,连续第34个月呈现萎缩趋势。此外,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在近三个月来首次拉长,显示供应链在某些环节上正面临新的压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不利的汇率波动,令厂商在成本方面承受去年11月以来最大的上涨压力。为此,制造商不得不自去年8月以来以最快的步伐调高产品售价,这也是过去6个月首度出现的价格上涨行为。

尽管如此,标普全球也指出,6月制造业者的商业信心有所回升,但整体情绪仍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反映业者普遍对未来经济前景与市场需求保持谨慎态度。

上一则新闻马国明宠妻无极限 情绪崩溃也照单全收
下一侧新闻以庞氏骗局手法经营 华裔男骗走7人逾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