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师许瑞云在YouTube节目中分享的一则真实故事,引发人们重新审视心态与生活习惯在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位罹患胰脏癌末期的患者,在五年间辗转求医,包括台大与荣总等大型医疗机构,病情依旧毫无起色,最终多位医师都建议其做好临终准备。然而,在生命即将画下句点之际,这位病患选择不再等待外在奇迹,而是从自身出发,全面转变内在心态与生活方式。
他开始深层检视过往的情绪与压力根源,积极与家人修复关系,学会放下执念与怨恨。生活层面上,他戒除加工与高糖食品,改采天然饮食,建立规律运动习惯,并每天亲近阳光。一年后,不仅癌细胞消失,身体各项指标也全面恢复正常,如今已健康存活超过十年。
许瑞云指出,许多疾病并非单靠药物「治愈」,而是靠身体自行调节与长期「控制」。她强调,人的心念与情绪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与身体的修复能力,是疗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
她也分享五项饮食建议,有助降低癌症风险,包括:选用无毒有机蔬食、摄取植物性蛋白质(如黄豆与坚果)、补充维生素D与B12、食用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核桃、亚麻仁籽),以及自备饮用水以避免外食中隐藏的添加物。
最后,许瑞云提醒,真正适合的饮食应让人感到轻盈、充满能量,而非餐后疲倦沉重。她建议,身体的感觉是判断食物是否适合自己最直观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