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面上冒牌牙医数量日益增加,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牙科学院院长莫哈末海卡教授指出,这些非法行医者多半出身于牙科诊所助理、牙科技师,或甚至只是透过短视频平台“自学成才”,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牙医训练。

他接受《大都会日报》访问时坦言,这些人误以为只要掌握部分技术经验就能替代专业教育,在无知与对金钱名利的驱动下,选择铤而走险冒充牙医,带来极大隐患。他警告,这类不具专业背景的非法牙医行为,不但构成法律风险,更有可能对病患造成严重后果,包括感染、牙齿损伤,甚至永久性残疾。

莫哈末海卡进一步分析,诸如牙齿美白、贴片、牙套等审美性治疗近年来需求激增,而这些非法牙医因无须承担正规执业者应付的注册费、高品质设备和正规教育成本,得以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服务来吸引顾客。

“他们擅长利用社交媒体制造专业假象,将住宅、出租房、美容院,甚至公共厕所打造成‘诊所’,上传夸张的‘客户好评’营造信任感。”

他强调,民众普遍误以为牙科治疗仅限于拔牙和补牙,事实上,牙医学涉及高度复杂的知识体系,包括解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与患者安全等。以IIUM为例,牙科学生需接受至少5年的全日制教育,毕业后还需通过严格的执业训练与考核。

近期多个案件亦引发社会关注。最受瞩目的是一名76岁的华裔男子罗镇民(音译),在吉打州非法营业行医,遭卫生部突击行动中当场逮捕,并在居林地庭面对两项控状时认罪,被判罚款6万6000令吉,若无法缴清,将以坐牢7个月代替。行动中,当局起获多项牙科器材和治疗材料。

同时,在雪兰莪和吉兰丹也接连有两名20多岁女子因无牌行医被捕,再次凸显非法牙医问题已蔓延全国。

执法单位呼吁民众警惕,若发现可疑牙科服务,应立即向卫生部或相关机构举报,以维护公共健康与安全。

上一则新闻貌美女子茶饮店偷手机 警方警告女嫌快来自首
下一侧新闻不到1个月夺8条命 大马水上活动警钟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