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将于6月24日正式实施一项新规,规定电商平台上所有商品的标注与说明必须使用马来文书写。这项措施是根据《2024年电子贸易交易消费者保护条例》(Consumer Protection (Electronic Trade Transactions) Regulations 2024,简称 CPETTR 2024)所设立,旨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障。
新规重点:商品标注与资讯须以马来文呈现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三大电商平台——Shopee、Lazada 和 TikTok Shop——已向旗下卖家发出“紧急通告”,提醒必须尽快配合新条例,更新所有商品资讯。
对长期使用英文上架商品的卖家而言,这项新规定带来不小挑战。不仅增加了翻译与内容修改的工作量,也对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避免翻译错误造成误导或引发误会。
以Shopee为例,其通告明确要求卖家遵守以下规范:
- 公开卖家资讯:强制提供完整资料,包括姓名、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电邮、网站(如有)及营业地址等;
- 商品名称与说明须使用马来文:品牌名除外,同时可附加其他语文翻译;
- 特定商品需上传认证文件:如健康补充品、非处方药(如维他命、扑热息痛)、医疗器材(如体温计、检测试剂盒)及摩托车头盔,必须附上相关当局认证证明,确保符合国家健康与安全标准。
若违规,将面临严重处罚
Lazada发布的通知指出,若卖家未依规使用马来文、未完整列明营业信息、或未提交必要认证文件,将可能面临平台惩处,例如商品遭下架及被扣除最多48个违规积分。
更严重的是,CPETTR 2024 受《1999年消费者保护法令》授权,违规者将面临法律制裁:
- 个人卖家
- 初犯:最高罚款5万令吉、或监禁最多3年,或两者兼施;
- 重犯:最高罚款10万令吉、或监禁最多5年,或两者兼施。
- 企业卖家
- 初犯:可被罚款高达10万令吉;
- 重犯:罚款金额更可高达20万令吉。
政策意图与呼吁
此举旨在统一电商信息语言,提升消费者在浏览与理解商品信息时的便利与安全,也有助于监管部门更有效执法。政府呼吁电商卖家尽早调整商品内容,全面配合新规,以免因违规而面临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