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抚州一名年仅2岁男童小航,日前因出现腹胀、持续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然而入院不到24小时,小航就突然失去心跳与呼吸,最终不幸身亡。悲剧发生后,家属质疑医院诊断与处理存在严重疏忽,要求彻查。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医护人员误判病情,延误治疗,是导致孩子死亡的主要原因。

误诊为肠梗阻,实为肠套叠

根据《闪电新闻》报导,调查指出,主诊医生韩某在初诊时,并未依照标准程序进行触诊或腹部B超检查,仅凭X光影像就诊断为肠梗阻,未进一步排查“肠套叠”这一可能性。事实上,小航的呕吐物呈“果酱状”——这是肠套叠的典型征兆之一,却被忽略不理。

Advertisement

由于未能及时确诊与处理,小航从就诊至病情恶化长达8小时,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最终,转院途中心脏骤停,抢救无效身亡。

医生值班期间睡觉,还涉收钱诈骗

更令人震惊的是,调查还揭露当值医生韩某在值班期间睡觉,未及时处理病情变化。此外,他以“专家会诊”为名,向家属索取5000元现金,但实际所谓“专家”仅是本院值班主任罗某,涉嫌欺骗家属。

医院方面承认,患儿病情加重后,院方未及时协助安排急救转诊,家属只得自行驾车转院,途中小航出现心脏骤停,最终不治。

医院被判85%过失,赔偿逾146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定,医院在诊断、治疗及转诊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对患儿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判定医院承担85%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家属人民币146万余元。涉案医生韩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处理中。

专家提醒:肠套叠可通过B超快速诊断

国家卫健委提醒,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尤其在2岁以下儿童中高发。如能在早期确诊,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极高。因此,面对类似症状,尽早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这起悲剧再次敲响医疗警钟,强调临床诊断必须严谨、规范,尤其是在儿童急诊环节,任何一丝轻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上一则新闻酒驾撞死华裔中学生 女司机陈情书遭驳回
下一侧新闻每晚喷掉2.85亿 以色列防空最多再撑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