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华校董事会联合会(董联会)日前发出文告,针对本地近期发生的中五生弑母与兄命案表达深切关切,并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部与学校体系,正视教师与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建立更有温度的教育环境

董联会指出,这起家庭悲剧不仅令人痛心,更揭露了教师长期承受的心理重担与系统性支持的不足,也反映出当今教育生态在应对心理健康议题上的盲点。

Advertisement

“我们不便妄下定论,也不愿将悲剧当作话题消耗,而是希望借此唤起社会对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董联会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是爱与智慧的交流,而任何悲剧都应促使制度进行反思与改善。他们呼吁社会整体——从政府到学校,从家庭到公众——共同守护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此,董联会提出四大具体建议:


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建立支持机制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却常因忽视自身情绪管理而陷入长期压力。近年来,教师群体中普遍出现焦虑、情绪耗竭、职业倦怠等现象,若未及时疏导,可能引发严重心理后果。

董联会建议政府与教育主管单位,正式将教师心理健康纳入制度保障,设立情绪调适与心理疏导通道,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心理韧性。


二、多方携手打造教师心理支援网络

董联会建议州教育局与相关单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情绪管理工作坊,并提供专业心理谘询服务。学校内部也应推动“同侪支持文化”,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倾听、理解与支持。

同时,也呼吁社会大众放下对教师“全能完美”的过度期待,给予更多理解与空间,让教育者在工作之余有喘息与自我修复的机会。


三、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营造正向校园氛围

学生身处高压与高期待的环境,同样承受巨大心理负担。董联会建议学校设立更良性的家校沟通机制,通过亲职教育、家长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理性期待,减少将焦虑转嫁给孩子。

同时,教师也应以“成长导向”替代“成绩导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学习自我管理压力,培养更强的心理适应力。


四、系统推进心理辅导资源配置

心理辅导不应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手段,而应成为常态教学的重要一环。董联会建议各校增设专职辅导员,并将情绪管理、抗压训练等纳入日常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预防出发,渗透于教学与管理每个环节,从源头协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唯有教师被善待,学生才能被成全。”
董联会最后强调,守护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是建设有温度教育体系的根本。希望社会各界能齐心协力,从制度设计到资源配置、从观念转化到行动落实,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上一则新闻“落选港姐”遭陌生男搭讪 尾随回酒店开房
下一侧新闻冠军炒粿条爆红 等一小时半才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