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看似批评年轻人“吃住靠父母还喊穷”的贴文,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引爆激烈争议——这番言论不只点燃了打工族的怒火,更掀起一场关于代际观念、家庭责任与生活现实的全面交锋。

话题起源于大马男子安华拉兹兰在Threads平台“anwar_razlan”发布的一则贴文。他质疑那些与父母同住、月入3000令吉左右的年轻人,为什么还总在抱怨生活艰难。

Advertisement

他写道:“吃住全包,还能月月网购、喝抹茶拿铁,这样也能喊穷?”这番话一出,立刻引发海啸式反驳,无数打工族怒呛他“完全脱离现实”“站着说话不腰疼”。

众多网友表示,与父母同住根本不是“占便宜”,而是现实压力下的一种妥协与家庭责任的延续:

💬“我们不是啃老,是在帮忙撑起家计!”

💬“薪水刚发就进了爸妈的户头,再扣水电伙食,一个月下来根本存不了几百块!”

💬“你看到的是我们住家里,没看到我们为家里付出多少。”

许多声音指出,“与父母同住”并非等同“毫无压力”,反而意味着必须为家庭多扛一份经济责任,同时也背负道德与情感上的义务。住家里,不代表生活轻松,反而可能牺牲了更多自由与储蓄。

不过,也有部分网民坦言,过去确实因“家里一切有人包办”而忽略了生活成本的残酷,直到搬出去独立生活后才彻底醒悟。

🗣️“以前以为爸妈什么都搞定是理所当然,搬出来后才知道,账单可以逼疯人。”

这场争议不仅反映了年轻人生活压力的真实样貌,也揭示了社会对“家庭依靠”与“经济独立”之间复杂的拉锯关系。对许多年轻人而言,住家里并不是选择轻松,而是为了在不稳定的现实中尽力站稳脚跟。

上一则新闻人妻亲密照传男闺蜜 老公怒揭“假同性恋”真相
下一侧新闻大学生中2亿头奖瞒20年 结果5年就全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