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律师周本兴表示,2025年5月22日,总检察署冷冷地抛出一句「无进一步行动」(No Further Action, NFA),正式为赵明福命案画下沉痛句点。

这不仅是案件的终止声明,更像是国家法律尊严的熄灯号,是昔日选举承诺的自我了断,是执政者对人民创伤说出的:“我们不查了,你们就此认命。”

“说实话,我并不意外。”

赵明福之死,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那是在反贪会高楼里,一个国家公权力沦陷的象征。我们以为「换政府」可以换来真相,但事实告诉我们,系统性的沉默,远比换人更顽固。

赵家人追寻的不是单一加害者,而是这个国家是否还有一丝良知。然而十五年之后,等来的却是冷冰冰的三个字母:NFA。

这个决定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们查不到,也不想再查了。」

面对质疑,前行动党党员、历史学者丘光耀跳出来回应。他说:

第一,我们已经做了很多。
他说,泰国法医请过了,皇家调查委员会开过了,法院也判了“非法致死”。但我们要问的是:既然司法已经突破口打开,为什么在你们执政后,反而停止追查?2014年的上诉庭判决,不正是继续追责的关键契机?

问题根本不是“查不到”,而是“没有人想查”。如果连推动一步都不肯,却反过来说“我们已经尽力”,那不是尽责,是推责。赵家的痛,难道只值得一次象征性的「程序正义」?

第二,打「深层政府」不容易。
他提到的军警、情报单位、保守宗教势力、财团大佬,仿佛是民主政府碰不得的禁区。但选前你不是这么说的——那时你说要斩断黑手、改革制度、不做傀儡;如今却换口风说「力量太大、我无能为力」。

你要人民如何再信你?我们不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只是想见一个政府愿意守诺、敢于承担。如果你连一起命案的真相都不敢追问,那当初所有喊过的正义口号,只是骗票的烟幕。

第三,不要再激化族群情绪。
赵明福不是族群的象征,而是司法的伤口。他是一条人命,是国家最基本的法治底线。如果连一个死在政府机构中的人都不查清楚,国家凭什么要求人民守法?

你可以批评我们左派,可以说我们不成熟,但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个年轻人,在公权力之下死去,十五年过去,没有调查结果、没有责任归属、没有道歉——你能接受吗?

赵妈妈等了十五年。她的孙子都长大了,这个国家呢?长大了吗?

正义不是程序,更不是口号。它是政府敢不敢去揭开真相的勇气,是人民是否能看到责任被追究的希望。

我们看过皇家调查委员会给出「自杀」的结论,却无人信服;我们也曾看到上诉庭推翻原判,却迟迟没有下文。选前高声讨公道的政客,选后却变得鸦雀无声。

有人说「我们尽力了」;有人说「这不是我们能动的」;更多人,选择沉默。

但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每次遇到权力就退缩、拐弯,那不是法治,那是屈辱。

你们可以宣布NFA,但人民不会。我们的记忆,不会止步。我们的问题,不会噤声。我们的良知,不会熄灭。

上一则新闻银行坚持人要到场 家属被迫抬瘫痪妇领退休金
下一侧新闻知识与面貌都有 大马十大帅气网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