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近日在中国年轻群体中掀起热潮,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关于健康风险的担忧。不少用户反映接触“捏捏”后出现喉咙痛、手指溃烂等不适症状,甚至有网络博主自曝罹癌并宣布停更,引发广泛关注。
据中国多家媒体报道,以“捏捏”为内容创作的博主“有只猫叫小朋友”日前发文称,自己被确诊癌症,近期将暂停发布与“捏捏”相关的视频。尽管该博主未说明病因与病情,仍引起网友大量猜测和讨论。
事实上,早在此前,就有不少玩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捏捏”后出现身体不适的经历,关于该类玩具安全性的质疑由来已久。
“捏捏”因其柔软慢回弹、造型丰富,如仿饭团、吐司、松饼等食物外观而受到追捧,部分热门款式甚至被炒至上千元人民币。然而,去年8月,知名测评账号“老爸评测”对多款“捏捏”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玩具普遍存在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问题。
甲醛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影响。TVOC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样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捏捏”与相关博主罹癌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但有害物质超标的检测结果,加上多位用户反映的不良反应,不免让公众对这类玩具的安全性提高警觉。
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大量“捏捏”产品无生产标识、无质检报告,通过线上店铺或私人定制工作坊销售,缺乏有效监管,形成灰色地带。一些商家为压低成本,以劣质材料制作玩具,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质量。
专家呼吁,消费者在购买此类解压玩具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查看产品质检信息,切勿盲目跟风。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安全,防止劣质商品危害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