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男子近日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大学时期因家境贫寒,不得不靠捡食为生的经历,甚至与室友用他人丢弃的剩饭菜举办“聚餐”,贴文一出引发网络热议与唏嘘。

据《mStar》报道,该男子回忆,当年他为节省生活开销,经常在校园内垃圾桶附近等候,捡拾别人吃剩但尚可食用的饭菜,再加以清洗整理后充饥。他说:“不是只能吃泡面,而是吃别人不要的饭菜。如果脏了就洗一洗继续吃。”

他坦言,久而久之,即便是已经变质的食物也照吃无误,身体仿佛早已“适应”这类饮食。他当时正攻读学士课程,经济压力沉重,每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一次偶然的对话成为转捩点——室友一句“只要能吃的,都是食物”,让两人开始联手“驻守”垃圾桶,一起寻找尚可食用的食物。男子表示:“有时捡得多了,我们还会请邻房朋友一起来‘聚餐’,饭后才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捡来的。”

这段经历上传网络后,引起大量网友讨论。许多人为他的经历感到心酸,也有不少人留言分享自己艰苦求学的回忆:“大学时一天只靠一包饼干度日”、“曾经也吃过别人不要的面包,如今回想,苦中带笑。”

更多人则赞扬男子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强与乐观:“吃过的苦,会成为你未来的盔甲”、“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那种委屈和坚持。”还有人感叹,这不仅是贫困的写照,更是一种不屈于命运的生命韧性。

这则故事虽令人动容,却也唤起了公众对社会贫富差距与学生生活保障的深思。

上一则新闻砂拉越一重型罗里翻覆起火 司机惨遭活活烧死
下一侧新闻华裔女惨遭抢包包 餐馆CCTV拍下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