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开油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但前油站业者阿兹米在 TikTok 帐号 @azmiabdullah._ 分享的亲身经历,却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现实。

阿兹米曾是两家油站的承包商。他坦言:“不少人以为油站利润惊人,我可以说——这说法既对,也不完全对。”

他指出,若油站设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生意确实不错,平均每月可净赚约2万令吉。但若设在城市地区,情况就大不同了。“市区油站盈利微薄,连净赚5000令吉都很吃力。而且营运标准作业程序(SOP)极为严格,安全要求高,因为我们处理的是高危易燃品。”

开设油站的门槛也不低。阿兹米回忆,2010年5月10日开设第一家油站时,启动资金要求是40万令吉,而且必须是现金支付。“身为新手代理,真的压力山大。”他还亲自整理冷冻饮料、处理账务、负责清洁与保安,一肩扛起所有职责。

直到营运第六个月,他才算理出头绪。“那时我重新盘点账目,发现每月仅净赚约3000令吉,真的是少得可怜。”

他曾管理的油站每月油品销量约120万公升,平均每天卖出4万公升。按政府统一规定,油品每公升的佣金利润分别为:柴油0.7仙、RON95为14仙、RON97为16仙。“虽然黄油(RON95)最畅销,但整体平均利润只有每公升10仙。按此计算,每月毛利应有12万令吉(120万公升 × 10仙)。”

但现实却远不如想象。“我们实际拿到的佣金毛利只有区区6000令吉,和理论数字相差甚远。”阿兹米表示,他无法解释差距的原因,“涉及的税种太多,我们也搞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由于油品销售带来的利润太低,油站往往要依靠便利店销售来“回血”。“比如在NSK买一罐Nescafe是2.50令吉,但在油站要卖到3.80令吉。”

然而,并非所有油站都能靠便利店翻身。“如果油站不在休息站,便利店销售就会很困难,因为周围有太多竞争者——杂货店、连锁便利商店、餐饮档口……消费者通常加完油就走,根本不进店。”

阿兹米的分享打破了“开油站稳赚”的迷思,也提醒有意进军油站业的人:这是一门资本大、回报慢、竞争激烈的行业,远比外界想象复杂得多。

上一则新闻曾喊“平胸也自信”爆红 网美却转头去做隆胸手术
下一侧新闻食客抱怨菜肴“口味偏淡” 摊贩呛:倒几座山的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