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名年仅26岁的年轻警察在接受激光矫视手术(LASIK)后,因长期饱受剧烈疼痛与视力困扰,最终不堪折磨选择轻生。他的悲剧引发社会对这类标榜“安全迅速”的手术潜在风险的广泛关注。
死者瑞恩·金格斯基(Ryan Kingerski)生前任职于宾州彭山警察局,是一名尽责敬业的警员。为了提升执勤效率,他于去年夏天自愿接受LASIK视力矫正手术。手术前,医生告知他和家属这是项“简单、安全、恢复快”的常规手术,过程仅需短短几秒。
然而,术后噩梦随之而来。瑞恩不断出现剧烈头痛、视线模糊、畏光、重影及飞蚊症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尽管家人带他辗转求医,各方诊断都只回应“属恢复期正常反应”,始终无法真正缓解其痛苦。长达五个月的折磨令瑞恩身心俱疲,最终留下遗书结束生命,字字令人心碎:“LASIK夺走了我的一切,我已无法继续忍受。”
瑞恩的父亲蒂姆悲痛控诉:“短短12秒的手术,彻底毁掉了他的人生。他从那天起就再也没穿上警服。”母亲史蒂芬妮则哽咽表示,儿子原本热爱生活、充满理想,但术后却彻底崩溃,每日都在自责中煎熬:“他一次又一次问我,为什么医生没有告诉他这些风险?”
更令家属寒心的是,瑞恩术后公开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反被原手术机构LasikPlus中止病患关系。该诊所在回应媒体时强调,瑞恩在手术前已签署风险同意书,并表示“自杀行为往往无法归因于单一因素”,试图撇清手术与悲剧之间的直接联系。但瑞恩的父亲坚定表示:“这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不可逆的生理痛苦和绝望……术前术后的他,已是两个不同的人。”
根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近50万人接受LASIK手术,严重并发症的比率虽低于1%,但瑞恩的家人呼吁,医学界与社会不应因比例低而忽视个案悲剧的重量。他们选择公开瑞恩的经历,是希望更多人了解LASIK可能存在的严重后果。
“他临终前只想让世人知道真相,”家属说,“他不是唯一一个,也不该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