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在安徽发现了一项重大古植物学成果:一种距今约3亿7000万年的“挺水植物”化石,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挺水维管植物,直接将此类植物演化的起源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亿年!

研究人员发现的化石名为“三叉穗”,属于楔叶类植物。这些化石保存在晚泥盆世的地层中,植株数量多、保存完整,清晰展示了其独特的“半水半陆”生活方式:下部沉水,长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细丝状根系;上部挺出水面,展开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研究显示,这种结构代表植物在演化上对水域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同时吸收水中养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极具优势的生态策略。

与更早期只能“偶尔出水”的半水生植物不同,三叉穗的体型和功能分化明显,具备长期挺水生活的能力。此项研究填补了古植物演化史的重要空白,说明植物“重返水中”的适应性进化,比科学界此前认知的要早得多。

相关研究已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等多家机构联合完成。

上一则新闻摩哆连环撞罗里 南北大道酿2死1伤
下一侧新闻7岁华裔女童坠楼亡 手足口症隔离成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