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新冠疫情正处于增长期,预计将在6月底前趋于缓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这波疫情将持续约6至8周,目前整体形势仍在掌控之中,但不可掉以轻心。

据《南方日报》与《香港01》综合报导,钟南山指出,虽然本轮疫情的发展相对温和,但年长者特别是65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仍需高度警惕。他建议,这类高风险族群一旦确诊,应在48小时内尽早服用抗病毒特效药物,以防病情恶化。

这波疫情的主流病毒株为Omicron分支XDV。钟南山指出,感染后的初期症状与以往类似,包括发烧、头痛、全身乏力与喉咙疼痛,但这次患者反映最显著的症状是“刀片嗓”——即喉咙剧烈疼痛,如同吞下刀片一般。此外,咳嗽症状也相对更为常见。

他呼吁民众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仍应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谈及病毒未来走向,钟南山表示,从病毒演化的角度看,新冠病毒为了适应长期传播,致病力正逐渐减弱。然而,新冠是否最终会“流感化”,目前仍难以断言。他强调:“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会彻底消失。”

根据《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报导,近期中国多地COVID-19阳性率上升明显。中国疾控中心于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3月31日至5月4日间,全国急诊中流感样病例的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患者中则由3.3%增至6.3%。新冠病毒已成为急诊就诊病例中的主要病原。

进一步数据显示,在4月28日至5月4日这一周,15岁至59岁及60岁以上人群中,急诊流感类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的阳性率中,新冠病毒均排名第一,显示其传播力仍不可小觑。

上一则新闻可负担房屋加全额房贷 是圆梦还是掉入深坑?
下一侧新闻大马低俗网红越来越多 MCMC该出手管一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