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赖清德日前在受访时以“并购”比喻两岸关系,引发部分舆论批评,指他似乎在暗示中国应提出统一条件,引发争议。对此,台湾作家颜择雅于5月19日在脸书发文指出,近期美国政策圈的氛围已悄然改变,不乏声音主张特朗普若再次执政,应要求台湾在两岸议题上主动释出善意、缓解紧张局势。基于对此类观点的了解,她选择不苛责赖清德,但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赖清德是在接受社群节目《敏迪选读》专访时,被问到为何不与对岸谈判时,表示台湾就像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而中国则是大公司;若中国想“并购”,应由其提出条件,而非由台湾先表态。此言一出,引来外界热议。
颜择雅认为,赖清德的言论虽引发争议,但其实是一次向北京释放善意的尝试。她表示:“赖总统为何需要展现善意,我可以理解。近期美国政策圈的确出现一股论调,认为华府应要求台湾在两岸关系上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她特别点出两篇美国外交刊物文章,反映这种趋势。
其一是5月1日刊登于《Foreign Policy》的文章〈Trump Should Rein in Taiwan〉,呼吁未来若特朗普回锅执政,应对台北施压,避免台海局势升温;其二则是5月15日《Foreign Affairs》发表的〈The Risk of War in the Taiwan Strait is High—and Getting Higher〉,文章指出,北京视赖清德走的是“脱离蔡英文路线”的道路,因此加剧敌意。
颜择雅对此感到不满:“明明是北京不断加压,试图以威吓逼迫台湾接受统一选项,为什么反而美国有人要求台湾主动让步?让人非常沮丧。”
她指出,赖清德在专访中甚至没有坚持“中国必须实现政体改革”才能讨论统一,这种表述已极为克制。但她也质疑:“万一哪天中国真的提出‘条件’,台湾是不是就要坐上谈判桌?”
她强调,自己始终反对与北京进行任何涉及政治的谈判。“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都可以谈,但凡涉及统一、和平协议这些政治性议题,都必须拒绝。中共说话不算话是大家都看过的事实。”
颜择雅援引历史佐证:1949年民主党派、民族资本家,1951年的西藏,当年都信了中共的承诺,结果遭受清算与镇压;更不用说香港,“中共玩弄文字游戏的能力极强,对自己承诺的诠释往往随着政治需要而变。”
她建议,若要表达善意,应当将中共政权与普通中国人区别对待。例如赖清德可以强调:他相信支持武力统一的陆配是极少数,台湾人不该因此而歧视所有来自中国的新住民;或者呼吁公众减少使用带有歧视意味的用词如“四二六”;甚至透过肯定中华文化的正面价值——如诗词、孝道等——来传递善意。
颜择雅最后表示,这些做法才是真正有效、同时又不牺牲台湾主体性的善意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