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东南亚,家族政治并非孤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论政体是民主或威权,多个国家皆存在深厚的家族政治传统,其影响力延续至今,形塑该区域独特的政治景观。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

新加坡:李氏家族的延续

新加坡一向强调精英治国与制度化治理,然而李光耀家族在国家建设与政坛中的核心地位依然不可忽视。自新加坡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李光耀担任总理与秘书长至1992年。他之子李显龙更在1989年即升任行动党的第二助理秘书长,早早跻身高层,表明李氏父子早已在党政体系中并肩而立,象征着家族权力的代际延续。

菲律宾:地方世家的垄断

菲律宾可谓东南亚家族政治最典型的范本。无论是马科斯、杜特蒂或阿基诺家族,都将政治势力深植地方与中央。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乃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之子,其家族长期盘踞北伊罗戈省各级要职。杜特蒂家族则牢控南部达沃市,其女莎拉更于2022年当选副总统。而阿基诺家族以丹辘省为根据地,从科拉松到阿基诺三世,政治香火一脉相承。菲律宾家族政治普遍采取“地方起家、全国布局”的方式,透过分工与接棒,确保家族利益与权力得以维系。如今的正副总统组合,正是北部马科斯与南部杜特蒂势力联手的缩影。

印尼:新旧势力的交替与融合

印尼家族政治的演进,折射出传统与现代力量的博弈。现任总统佐科威于第二任期末力推长子吉布兰为副总统候选人,引发“佐科王朝”争议。然而印尼政坛早已有苏卡诺家族打下的基础。苏卡诺之女梅加瓦蒂曾任总统,其女布安亦在国会扮演要角。另一边,前总统苏哈托家族虽转向商界,但其女蒂迪仍在政坛活跃,并掌握大印尼运动党要职,家族影响力依旧未退。

柬埔寨:政党即家族

柬埔寨的家族政治以洪森家族为代表,通过柬埔寨人民党紧握国家权力。尽管洪森已卸任首相,但他仍控制党务大权。其长子洪玛奈现任首相,另两名儿子亦掌要职,涵盖军政体系,显示其家族化治理模式已制度化,政权实现高度家族集中。

泰国:塔辛政治势力的轮替再现

泰国近三十年政局深受塔辛家族牵动。自塔辛2001年出任首相以来,其政治版图虽经军变受挫,却借助人民力量党及为泰党重新布局。其妹英拉曾任总理,2024年其女佩通坦更接替被解职的赛塔,成为泰国首位由家族第三代掌权的总理,预示塔辛政治影响力再度回潮。

马来西亚:家族传承的政坛缩影

在马来西亚,家族政治的痕迹同样显著。巫统的拉萨家族、胡先翁家族皆传承数代掌控党政要职。马哈迪父子在政坛的活跃与行动党林吉祥、林冠英的接续,也突显家族血缘对政治仕途的重要作用。家族关系往往成为政治资源与动员能力的延伸,使政治经营呈现出浓厚的家族色彩。

家族政治的制度化与功能性

区域观察显示,东南亚国家的家族政治不仅广泛存在,且在不同体制中皆展现其制度化的特征。这种现象根植于历史、社会结构及资源分配逻辑之中。在此脉络下,马来西亚公正党出现党主席安华与其女努鲁依莎分别竞逐党内前两号职位,并非罕见,而是家族政治在新时代的另一实践。

从战略层面而言,此安排或旨在稳固党内权力核心,避免派系内耗。相较于一般政治盟友,家族成员之间往往具有更强的信任与协同能力,加上共享政治愿景,易于形成稳定的领导结构。考虑到公正党曾多次陷入接班困境,若努鲁依莎能凭实力及血缘优势登上党内高位,或可为公正党带来更明确的继承路径,缓解长年未解的权力交接问题。

上一则新闻受不了洗牙太痛 青年暴走痛殴女牙医
下一侧新闻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十天 人类史上的时间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