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季,外出难免踩到地面积水,甚至弄湿双脚。如果未能及时更换鞋袜,可能引发皮肤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中国一名姓许男子日前前往广州参观展览,途中突遇暴雨,鞋袜浸湿后整日未更换。翌日他高烧至摄氏40度,左小腿出现红肿疼痛,服用退烧药无效后,只得前往医院就诊。

经检查,许先生被确诊为“丹毒”——一种皮肤感染疾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谭国玉指出,许先生本身已有足部真菌感染,趾缝皮肤糜烂,在雨水长时间浸泡下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继而引发链球菌感染。若未能及时治疗,恐怕会发展为败血症。

所幸经过5天的抗感染治疗后,许先生体温恢复正常,左小腿红肿和疼痛明显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丹毒最常见部位:下肢与面部

虽然“丹毒”一词带有“毒”字,但它并非由病毒引起,也与中毒或毒气无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病会导致皮肤突然发红,犹如涂丹,并伴有灼热与肿胀感。

丹毒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是一种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最常见于下肢与面部。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红斑、皮肤发热、疼痛,伴随淋巴结肿大。如未及时治疗,患处皮肤可能出现水疱或血疱,并伴有发烧、寒颤、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威胁生命。

不少人在雨天会穿拖鞋行走积水路面,但积水中常含有大量污物、细菌、病毒及真菌,若脚部皮肤有破损,细菌极易从伤口侵入,引发丹毒、脚癣或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预防丹毒建议

为避免感染风险,雨天回家后应立即清洁双脚,先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清洗,但避免用力搓擦以防皮肤受损。之后应使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特别要注意脚趾缝的干燥,防止真菌滋生。如发现脚部有细微伤口或瘙痒,可使用碘伏消毒处理。

上一则新闻全班到医院拍毕业照 病重同学排C位隔日离世
下一侧新闻习惯混洗贴身衣物 你正在慢性毁掉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