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台湾重症专科医师黄轩借此呼吁大众,别再轻忽血压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过去30年在加护病房(ICU)亲眼目睹无数高血压导致的急性危机,最令人痛心的是,许多悲剧原本可以预防,却因轻忽或误解而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黄轩在其脸书专页「黄轩医师 Dr. Ooi Hean」分享一名45岁企业主的案例。该患者因主动脉剥离紧急送医,抢救一度命悬一线。回顾病史,患者平时血压维持在145/95 mmHg,却自认“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没想到这一点“容忍”,差点让整个家庭陷入崩溃。
黄轩强调,国际研究早已证实,若能及早介入并控制高血压,可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达50%至70%。然而,他指出,许多华人对药物仍抱持抗拒态度,认为吃药是“最后手段”,因而错失病情初期的控制机会。
“我见过太多后悔的脸孔,”黄轩语重心长地说。他指出,像脑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5小时、主动脉剥离往往争分夺秒、心肌梗塞的存活率也与平时的血压控制直接相关。他呼吁大众:别等进了ICU才正视血压问题,“现在开始监测与调整,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健康态度。”
黄轩建议,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 mmHg,最佳测量时机是在起床后一小时内,测量前应静坐休息至少5分钟,切勿刚醒就急测。他也提醒,药物管理应由专业医生指导,绝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在生活调理方面,黄轩鼓励民众采取均衡饮食,摄取更多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乳品、瘦肉与富钾食物(如香蕉、地瓜、蕃茄、酪梨)。应避免高钠、高糖、高脂食物以及含糖饮料、能量饮料、酒精与过量咖啡。他指出,一般人每日钠摄取量不应超过2300毫克(约1茶匙食盐),高血压患者则应控制在1500毫克以下。
此外,他也强调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理想体重、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每日7至8小时睡眠,以及学会压力管理。“别让忙碌成为忽略健康的借口,从今天起,关心你的血压,就是保护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