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发中国社会舆论强烈关注的“中日友好医院不伦案”有了官方调查结果。中国国家卫健委于15日晚发布通报,确认中日友好医院原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严重失德失职行为,已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解除聘用;而涉事住院医师董袭莹则因入学造假、学术不端,其医学学位及行医资格全部被撤销。
手术中擅离岗位,医师违背伦理
根据通报,肖飞在2024年7月为一名患者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于患者麻醉状态下中断手术并离开手术室,仅因私人情绪问题,将个人情感凌驾于患者生命安全之上,严重违反医疗伦理与职业规范。此行为与网络上先前流传的爆料内容相符。
此外,调查也证实肖飞在婚姻存续期间与董袭莹等人存在不正当关系。中日友好医院已开除其党籍并解除其聘用关系;北京市卫健委亦依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并处以5年内不得从事医疗工作的处罚。医院方面亦被责令限期整改、警告并处以罚款。
入学造假与论文抄袭,董袭莹资格全撤
通报还指出,董袭莹在2019年申请就读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4年非医科学士+4年医学博士)时,其入学资料存在伪造,4门课程共16学分为虚构内容,违反报考资格要求。进一步调查发现,她于2023年提交的博士论文重复率超过20%,存在严重抄袭行为。
因此,北京协和医学院已撤销其博士学位及毕业证书,北京市卫健委亦同时撤销其医师资格与执业证书。
涉及教育体制与特权质疑
此次事件除涉及私德与医德失范,更牵出教育制度漏洞与家族背景引发的不平质疑。舆论焦点包括:
- 私人关系不当:肖飞与董袭莹、及院内多名护士的不当情感关系,引发对其职业操守的严重质疑;
- 职业伦理缺失:肖飞在手术中擅离岗位,仅为安抚情绪失控的董袭莹,危及患者安全;
- 特权背景质疑:有消息指董袭莹父母为中共体制内高级干部,其升学与就业之路疑似因背景顺畅“绿灯通行”;
- “4+4”试点制度漏洞:作为中国新型医学教育模式,公众对“4+4”学制认知有限,此案暴露的录取审查、学术把关等问题,引发体制改革呼声。
国家卫健委在通报中坦言,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资格审核、实习管理、学位论文审查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存在管理失责,当前正会同教育部对“4+4”试点全面评估、督促整改。
整体来看,此案已成为集权力特权、学术腐败与医疗伦理失范于一体的社会焦点,引发广泛舆论反弹。大量网民批评制度内家庭享有“快车道”资源,而广大普通民众却面临层层障碍,折射出中国社会在医疗与教育公平方面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