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名表专卖店一名女业者涉嫌策划诈骗案,利用“寄售”和“代购”方式诱骗多名顾客,涉案金额高达约1500万令吉。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竟然出示医院的精神评估报告,企图以“精神状况不佳”作为卸责手段。
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在记者会上透露,一名42岁的梁姓男子(来自吉隆坡、为上市公司股东)在去年12月12日,经该名女业者介绍,以200万令吉现金购买6枚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名表。
“事主付款后,女业者却以‘卖家疏忽’为由,仅交出5枚手表,并承诺会尽快补交最后一枚。”
张天赐指出,事主随后于今年1月6日再次透过她介绍,分3次汇款25万2800令吉,购买2枚劳力士GMT-MASTER和1枚劳力士迪通拿名表。
“紧接着在1月10日,事主再度购买一枚百达翡丽名表,并当场支付30万令吉,同时将一枚市值约3万9000令吉的劳力士Datejust手表交由该女业者代售。”

据张天赐透露,从去年12月12日至今年1月19日,事主持续与女业者保持联系,并将名表陆续寄售于她的店内,其间确曾售出部分名表并收到款项。
然而,事发突然。今年1月21日,女业者忽然失联,店铺也悄然关门,导致事主无法取回剩余6枚寄售手表及51万令吉现金,损失总额高达145万1800令吉。
“女业者的丈夫曾向受害者发送一张图片,内容是她在本地医院接受精神评估的结果,显示其精神状况异常,疑似企图以此逃避刑责。”
此外,当天也有超过10名受害者出席记者会表达不满,其中一位64岁的陈姓退休人士表示,他去年9月将5枚名表交予对方寄售,但始终未收到任何款项。今年3月9日前往店面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店铺已经倒闭,随即报警处理。
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局副主任陈凯荣律师则指出,尽管现行法律可处理类似诈骗案件,但不排除该名女业者会以精神疾病为由规避责任。
“部分受害者已采取民事诉讼,寻求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他强调,该部门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并与警方密切合作,力促当局尽快采取行动,还受害者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