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正处在一次关键性的党选风暴之中。自安华出任首相以来,这是党内首次进行全国高职改选,不只是权力重组的技术工程,更是一场政治接班的生死战。而这场战役的核心,是署理主席之争:现任署理主席、改革派代表拉菲兹,正面对上首相安华的女儿、前“烈火莫息公主”努鲁依莎。
这一战,不只是路线之争,而是权力结构的验证,是安华未来布局的试金石,也是公正党是否仍配得上“公正”之名的终极拷问。
一、接班布局浮出台面,安华走入“家族政治”深水区
在任何政党,接班人选都是高度敏感的课题。而当安华选择让女儿出马挑战拉菲兹,意义就不仅是世代交替,更是一场毫不掩饰的家族布局。
若努鲁依莎败选,安华的权威将直接受挫,其对党内的控制力也将受到质疑;但若她胜选,外界将更坚定地认为公正党已深陷裙带政治,家族化形象将挥之不去。这种两难局面使得无论结果如何,安华的领导力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布局,不禁让人联想到其他亚洲政党的“政治世袭”,只是安华口中的“改革”理想,与当前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
二、程序混乱、派系倾轧,民主制度成最大输家
党选尚未结束,争议已先一步爆发。选票系统要求上传身份证与自拍照,触发严重的隐私争议;多个选区传出暴力事件,甚至有地区发生选举翻盘,却毫无透明解释;部分得票数据在投票系统关闭前就已流出,选举公正性遭受质疑。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改革派拉菲兹阵营在多个区部中接连败北,伴随而来的,是选举干预、组织架构边缘化的传闻。分析普遍认为,整个选举过程充满了刻意操作的痕迹,似乎意图清除改革势力,为家族接班铺路。
当制度成了工具,当程序被用来服务权力欲望,曾被誉为“民主先锋”的公正党,是否已逐步蜕变为一人之党?
三、家属政治成新常态,改革愿景走向崩解
公正党曾以反裙带政治、反专权统治为旗帜,崛起于民间;如今却深陷自己曾批判过的政治形态。越来越多的部长、副部长,背后都有着“家属关系”;即使资历平庸、基层经验有限,却能轻松入阁、高升党职。
以“程序正义”之名行“权力继承”之实,是当下许多政党的共同病症。而公正党正在加入这行列。比起当年国阵家族政治的“低调掩饰”,如今的裙带运作更显张扬,却少了政治羞耻感。
如果这就是新常态,那马来西亚政治的“改革时代”或许已经悄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旧剧本,只是演员换了人。
四、党务混乱反映权力焦虑,国家治理蒙上阴影
这场党选,其实也是一次对安华施政格局的提前透视。拉菲兹自加入内阁以来,一直被边缘化,出任经济部长却缺乏实权,党务资源也被切割。他的存在像是“改革的象征”,却未能真正影响政策。
他近日表明,若失守署理主席职,他将辞去部长职务,退出内阁。这不仅是对党内体制不公的控诉,也揭示了团结政府内部多元声音的进一步流失。
当派系之争胜过理念协商,当党务操作被权力优先级主导,当选举结果可以预设剧本,马来西亚的国家治理恐怕也将在同样逻辑下运作:资源分配靠关系,决策机制看人情,所谓改革,不过是粉饰现实的口号。
结语:党选如是,国事亦然
如今的局面,已非只是一次党选风波,而是关乎整个政治生态的走向。
安华若无法在党内建立真正公平的竞选环境,又如何说服人民他能在国家层级推进制度改革?一个连自己政党都无法公正治理的领导人,怎能让人期待他能为全体人民带来公正?
这场党选,不只是对接班人的选择,更是对改革真伪的一次集体审判。人民在看,历史也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