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鲁依莎参选公正党署理主席一职,掀起党内外激烈的舆论风暴。支持者将她视为有实力、有民意基础的年轻政治人物,是一步一脚印赢得党员信任的代表;但批评者却直指,她是安华的女儿,如今跃升为党内第二号人物,难免令人质疑这是否是一场披着民主外衣的家族继承剧。

前卫生部长凯里跳出来为她护航,强调努鲁依莎有真材实料,能力不输任何人,所谓裙带关系的批评并不公平。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她是否具备能力,而是:她从哪里开始展现这些能力?

在马来西亚政坛,就如同登上吉隆坡双峰塔这88层的高楼。有些人得一层一层往上爬,靠汗水、时间和机会;而另一些人,则乘着“家世背景”这架专属电梯,直接抵达半山腰甚至更高。努鲁依莎和凯里,显然属于后者。他们的政治旅程不是从一楼开始,而是从第44楼起跑。而没有强大家庭背景的政治人物,是否也能被允许展现“本事”?

现实是,资源、人脉、媒体关注,这些往往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努鲁依莎固然优秀,但若她不是安华的女儿,是否还能一路绿灯、被塑造成希望象征?而那些从基层一步步苦熬起来的党内前辈——他们真的就不够优秀吗?还是只是缺少一个名叫“安华”的父亲?

公正党内部,不乏能力出众的人才。从赛夫丁、拉菲兹、再益、阿兹敏到已故的卡立依布拉欣,他们各有贡献,却一个个遭到边缘化、冷处理或被劝退。相比之下,安华家族的成员不仅屡屡获得党内重用,甚至在选举失败后仍能担任高级顾问职务、获得新战区征战的机会。这种“特权”,其他领袖何曾享有?

更令人深思的是,努鲁依莎的崛起恰逢党选之际,原本有意淡出党务的拉菲兹被“劝留”,为的是营造出一场“公平竞争”的表象。这真的是为党未来布局,还是一场为安华女儿量身打造的胜选剧本?

再看安华夫人旺阿兹莎,当年也曾以选票赢得党主席之职,并成为我国首位女性副首相。但若她不是安华的配偶,这一切是否可能发生?不少人反问:“既然旺阿兹莎可以,为什么努鲁依莎不行?”但回到2008年前,那时的公正党不过是一个国会中势单力薄的小党。副首相头衔是否真正代表实权,实在耐人寻味。

27年前,公正党因安华遭政治打压而成立,27年后的今天,却仍摆脱不了安华家族的阴影。更令人错愕的是,安华尚未卸任,却已为女儿布好路线,似乎一切已安排妥当。这种由上而下、由父传女的政治安排,是否真能服众?

家族政治从不新鲜,无论是新加坡的李显龙,还是本地其他政党都有类似情况。但即便是李光耀当年都曾坦言:若李显龙不是他儿子,他早就安排接班。至少李光耀还保持克制,而安华,却显得更为直接、毫不掩饰。

公正党曾以改革、公平、公正为旗帜,吸引无数支持者。但如今的局势却让人怀疑,所谓的“公平竞争”,是否只适用于非安华家族的党员。努鲁依莎是否优秀,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何只有她有机会证明自己,而其他人却被要求让道?

家族主导的公正党,最终恐怕将失去的不只是人才,还有人民对“改革”的信任。

上一则新闻比门神还厉害?菜市场“防盗照”大受商家欢迎
下一侧新闻被发现卧尸湖面 青年疑一时想不开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