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家连锁养生馆近日陷入诈骗风波,原因是众多消费者支付费用购买疗程后却难以预约服务。尽管女创办人公开否认涉骗,声称将退还款项,但有消费者揭露该公司早已终止营业执照,质疑其言论仅为平息舆论。
据了解,全国已有超过千人受影响,涉及金额估计超过百万令吉。受害者自发组成通讯群组互相交流信息。
今日,5名曾购买相关疗程的消费者在人民党全国投诉部及福利局主任李海云陪同下召开记者会,讲述自身经历。
消费者代表Amy表示,她于去年初在脸书看到该养生馆广告,并于2月1日带母亲和丈夫到吉隆坡分店体验按摩疗程,初始体验良好,店员也承诺疗程可与亲友共享且无使用期限,于是她当场支付4400令吉购买120次疗程。起初几个月预约顺利,但自6月起,店方以“预约已满”为由不断拒绝服务。
她指出,尽管提前两周预约,店方仍称客满,甚至出现预约成功却在现场被告知“无预约纪录”的情况。她遍寻雪隆区分店都无法成功预约,直到她威胁报警,对方才“突然”空出时间让她完成疗程。她表示,自己最后一次疗程是在去年11月与今年3月,之后提出退款却遭拒。
由于后续体验恶劣,Amy在社交媒体发文提醒其他消费者,随后却收到女创办人律师信,指控她散播谣言。她已就此报警。
“发文后,许多网友留言分享类似经历,直到5月初传出该养生馆倒闭,加上创办人发布澄清视频,事件才被广泛关注。”
Amy补充,有人声称曾投入1万5000令吉,以获取每月分润回报,但相关安排详情仍不清楚。
此外,她指出,尽管创办人称会提供谷歌表格供消费者登记退款信息,但至今未见任何表格,同时有人发现该公司营业执照已于4月30日终止。
“若真心要解决问题,为何关闭店铺并终止执照?这些做法与她的承诺自相矛盾,只让人怀疑她是在拖延时间。”
她还透露,有消费者后来接获创办人信息,称无法退款,仅能以疗程补偿,前后说法不一,让人无法信服。
“我们不再要求解释,只想讨回属于我们的血汗钱。”
李海云则表示,既然养生馆已收款,就有责任履行服务承诺,并呼吁创办人公布明确退款时间表,不要再让消费者苦等。
“人民党将协助受害者向警方追踪案件进展,并在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
据报道,该养生馆最早在昔加末开设分店,随后扩展至峇株巴辖、新山、马六甲、槟城、吉隆坡与巴生,巅峰时期拥有25间分店,目前仅剩19间。由于资金周转问题,从数月前起便陆续传出顾客难以预约疗程,加上总店突然停业,外界开始质疑该公司涉及诈骗或金钱游戏。
尽管创办人刘姓女子已出面否认指控,并呼吁给予半年时间重整营运、寻找资金支持加盟模式,但消费者普遍对其说法感到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