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裔华语新闻主播拉丝达(Rasyidah)回忆自己从小学到独中一路在华校就读的经历时表示,华校老师就像她的第二个母亲,在她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是她人生的重要支柱。

她分享道,作为一名马来学生,进入华校并不容易,尤其是当父母都不懂华语时,常会有人质疑她为何选择华校,是出于父母的强迫,还是自己的决定。

“是我主动要求读华校的。我告诉妈妈我想上华小,妈妈愿意给我这个机会,但也提出条件,如果成绩跟不上,就必须转回国小。”

她记得当时心里暗自立志:“你看低我,我偏要证明给你看。”

由于父亲是军人,她从小学到中学共换了六间学校,平均两年就要转一次学。

“每次转校都要适应新的老师和环境,但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有耐心,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尽力协助我克服。”

她表示,老师们经常主动与母亲沟通,向母亲说明她的学习状况,并提供如补习等建议,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

拉丝达坦言,华文在她的生活与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她今天能够用华语主持新闻的基础。

她深深感激那些曾经为她点亮求学道路的老师,也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与成就,让老师们感到骄傲。

在主持“第二届谢师宴”活动时,她提到曾有一位老师,每当看到她出现在新闻上,都会发简讯鼓励她。

“那位老师是我的同乡,我们曾约定有机会一起见面,但某天却再也没有收到他的讯息,后来才得知他因癌症病逝,我们约定好的见面也永远无法实现。”

她语带哽咽地呼吁大家:“要珍惜当下,趁老师还在时,把他们约出来见一面。”

在这场“第二届谢师宴”活动上,马来西亚企业家基金(社企基金)拨出360万6000令吉,发放给全国601名退休校长与教师。

活动昨晚于双溪大年新民独中礼堂举行,筵开111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22名受惠者出席,其中包括多位高龄九十岁以上、仍坚持亲临现场的老教师,场面温馨感人。

该活动由马来西亚社会企业基金会主办,旨在表彰长期服务于独中的教职员,并唤起社会对改善独中薪酬结构与教师长期贡献的关注。

本届活动由吉打董联会承办,并同步颁发“吉打州政府中学华文教师长期服务奖”。

社企谢师恩计划于2023年启动,承诺自2024年起连续十年发放“独中教职员长期服务感恩金”,作为对独中教育贡献者的具体支持。

首届谢师宴于去年在巴生滨华独中举行,共颁发291万7500令吉予548名受惠者;今年第二届则扩大至601人,发放总额提升至360万6000令吉。

活动中,吉华独中董事长李斯仁及双溪大年新民独中署理董事长王梓再,也分别捐出5万及10万令吉支持社企基金。

本届601位受惠教职员的分布如下:柔佛195人、砂拉越84人、霹雳73人、吉隆坡60人、沙巴61人、森美兰44人、槟城30人、雪兰莪23人、马六甲23人、吉打7人,以及吉兰丹1人。

此外,社企基金也在本届谢师宴打造了全新的“师恩馆”,增设虚拟现实(VR)设备,让教师能透过沉浸式体验,走进为他们专属打造的“记忆殿堂”。

上一则新闻“我们长期被忽视!” 大马菜农总会炮轰政府
下一侧新闻大马超模将登康城红毯 要让世界看见大马时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