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30岁女子近日在社交平台坦言,婚后两年的生活正被沉重的经济压力压得透不过气。她的丈夫月薪约7000令吉,是个体贴温和、任劳任怨的好男人,但现实的柴米油盐、水电房贷、车贷及各类日常支出,却逐渐将她原本对婚姻的安全感消磨殆尽。
她写道,自己并非不感恩眼前的安稳,只是忧虑未来若育有孩子,生活将更加拮据。她害怕十年后依然租房度日、孩子无法就读理想学校,甚至连一次普通的旅行也遥不可及。她曾鼓励丈夫寻求更高收入的工作,但也强调并非“嫌贫爱富”,只是深感前路茫茫。
这则贴文引发网民热议,有人指责她不知足,也有人同情她的焦虑。但不少人质疑:她自己是否有工作?是否也在为家庭分担经济重担?从文中判断,她似乎并未就业,也尚未育有子女,这让人不禁反思,把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全压在丈夫身上,是否公平?
在当前这个高生活成本的年代,家庭稳定从来不是一个人能独撑的。7000令吉的月薪虽不低,但若独自承担房贷、交通、伙食、储蓄及突发开销,确实捉襟见肘。现代婚姻讲求共担共建,若期望另一半不断晋升、加薪来解决所有问题,关系终将难以长久。
现实是,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一个人独撑全家的时代早已过去。今天的房价、物价、教育费用,没有哪一项是轻松应对的。如果妻子选择不工作,那至少应设法减轻家庭负担,例如从兼职、接案、网卖、家中手作等方式起步,即便每月只为家里多添1000令吉,也能让彼此轻松许多。
婚姻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索取,而是两个人共同努力。如果你一直站在船头忧虑方向,却从不下水划桨,这段关系终将偏离航线。谁赚钱多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有没有一起承担、有没有为这个家共同付出。家庭要稳固,经济上彼此扶持,远比单靠一人苦撑来得实际。
拥有经济能力的女人,不只让自己活得更有底气,也是在婚姻中建立起互相尊重与平衡的关键。当困难来临时,你不会惊慌失措;当关系动摇时,你能自信面对。婚姻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幸福从来不是靠谁拚命而成,而是两个人愿意一起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