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兼土团党主席慕尤丁近日在一场印裔团结活动中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他表示,尽管自己是马来裔马来西亚人,但从不将自己局限为“只是马来人”,如今更希望成为“关心全体马来西亚人”的马来领袖。这番言论无疑与他在2010年声称“我以马来人为先,然后才是马来西亚人”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如此“转向”,是否意味着他真心转变理念,或仅是政治现实下的策略调整?后者似乎更为可信。政治人物在面对挑战时改变论调并非新鲜事,连巫青团团长阿克马也不禁感叹:“人类会为了权力而改变。”

事实上,国盟在近期多场补选中屡屡败北,尤其在混合族群和城市选区的表现疲弱,暴露出其在非马来人选民中的弱势。这些失利不仅打击了国盟竞逐中央政权的希望,也凸显了“单一种族政治”在多元社会中的局限。

尽管在上一届全国大选中,国盟成功在马来选区夺取大量选票,从巫统手中攻城掠地,但在华印族群比例较高的混合选区却几乎全面失守,最终与联邦政权失之交臂。后续补选延续了这一趋势,反映出非马来人选民对国盟抱持高度不信任,尤其对其“宗教优先”的路线心存疑虑。

因此,慕尤丁如今高调宣称要成为“全民领袖”,显然是试图淡化国盟以往“马来人至上”的标签,争取更广泛族群的支持。然而,若国盟真要转型为“全民联盟”,就必须从根本上回应诸如教育平等、经济机会、语言政策及宗教自由等国家核心议题。问题在于,至今他们尚未提出清晰且具有包容性的政策方向。

要实现真正的全民政治,口号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实践。如果国盟仍囿于排他性的种族思维,只靠言辞包装形象,其政治未来将难以突破族群选票的天花板。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真正关心所有国民的政治联盟,必须用行动证明其诚意,而不是继续让空洞的口号成为另一场选举前的政治烟雾。

上一则新闻吸电子烟导致心脏衰竭 男子死前劝告:戒掉吧
下一侧新闻夫妻生活若要过得轻松 最重要的不是谁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