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统候选人陈钦亮指出,虽然新币兑令吉的汇率超过三倍,许多新加坡人因此觉得自己生活优于大马人,但实际上,高昂的房屋和汽车成本已大幅压缩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他表示,不少新加坡人认为,自己每月收入为3000新元(约9870令吉),而大马人仅有3000令吉,加上汇率优势,自然生活水平较高。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房价和车辆开销的负担。在这些成本扣除后,真正能自由支配的金额可能仅剩600新元(约1974令吉),约占总收入的20%。相比之下,大马的房屋和汽车价格远低于新加坡,可支配收入比例或达40%。
陈钦亮曾担任新加坡职总英康总裁,他近期在面子书撰文分享这些观察。
他补充,以12令吉的餐食为例,新加坡不太可能只需3.50新元(约11令吉50仙)就能买到,相反售价往往接近8新元(约26令吉30仙)。这显示出,在可支配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新加坡人在饮食方面面对的压力,与马来西亚人在通胀环境下的处境类似。
“这只是我的观察,也可能并不准确,”他坦言。
他的贴文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一名网友留言指出,虽然他现在的收入是父亲的三倍,但生活质量却不如父亲那一代。另一位网友则比较了吉隆坡和新加坡的住房中位价,发现吉隆坡的中位房价竟高于新加坡的组屋中位价;但吉隆坡的中位收入为4200令吉,新加坡则达5500新元(约1万8095令吉),可负担能力显著差距。
这名网友还指出,尽管大马汽车价格较低,但对新加坡人而言影响有限,因为该国拥有世界级公共交通系统,很多人无需私家车也能方便通勤与生活,从而降低日常开销。
陈钦亮在另一则贴文中提到,他一位朋友说,在马来西亚只需1000新元(约3290令吉)就能买到一辆可用20年的工作车,一辆1000cc的车每年路税仅为6新元(约19令吉70仙)。
他补充道,在非热门地区,一间有地住宅仅需8万新元(约26万3200令吉);而在新山,新加坡人只需8万5000新元(约27万9650令吉)就能购买一套漂亮的两房租赁公寓。他表示,这些资讯即便是许多研究多年的新加坡人也未必知晓。
此外,他指出,大马政府医院的医疗费用有时甚至不到10新元(约33令吉),而在新加坡即使享有补贴,住院治疗复杂疾病的费用仍可能高达2万新元(约6万5800令吉)。
他认为,汽车、房屋和医疗,是新加坡人一生中最大的三笔支出。
“若想拥有有地住宅和一辆汽车,在新加坡的成本不只是贵一倍或三倍,而是可能高出五到十倍。”
据了解,陈钦亮目前在柔佛森林城市拥有一套公寓,常往返于新加坡与新山之间。他也常透过面子书分享生活观察,并认为在柔佛置产不仅划算,当地环境宜人,居民也十分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