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键贸易谈判前夕,中国政府祭出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意在为本国经济打强心针,并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证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本周末前往瑞士,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会面之际,中国多名高级经济官员宣布了稳定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具体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周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包括降准和降息在内的政策将向市场注入约2.1兆元人民币(约合2910亿美元),此举被视为自特朗普政府启动关税战以来,中国力度最大的宽松行动。

此次谈判预计于周六开始,双方都展现出自信姿态。特朗普近日在接受NBC采访时宣称“中国正遭遇重创”,而贝森特则批评现行关税“难以为继”。

中国官方强调,会谈系应美方请求举行,并多次重申“奉陪到底”的立场。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周四发表题为《钟声》的评论,呼吁美方展现“谈的诚意”,并警告若美方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接受任何损害核心利益的协议。

尽管谈判成果仍不确定,但市场情绪已有所回暖,中国股市亦应声上涨。高盛将此次会谈称为“破冰之旅”,虽然成效未明,但已激起外界乐观期待。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斯坦(Sean Stein)周三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表示,贝森特和格里尔远赴欧洲进行磋商,不可能空手而归。双方已经做出政治层面的重大决策,市场也因此抱有高度期望。

目前的焦点是,特朗普是否会接受立刻下调关税的提议。据悉,美国方面可能提出暂停除芬太尼相关产品外的所有惩罚性关税90天,并将税率恢复至20%。这一提案与特朗普对他国的处理方式类似,也部分回应中方要求在谈判期间取消所有单边关税的立场。

不过,市场分析师对前景并不一致。汇丰预测关税可能仅下调至50%,摩根士丹利的邢自强则预期美方将采取渐进式手法。若关税维持高位,中国可能需在下半年再推财政与货币刺激,确保实现约5%的增长目标。

花旗经济学家指出,当前局面是“各方皆输”,并预测高关税仍将在未来6至12个月持续存在。

此次磋商也为中美贸易议题建立了明确沟通渠道,或为特朗普与习近平未来通话铺路。北京也将首次揭示谈判团队成员,其中可能包括新任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

但正如Hinrich Foundation贸易政策主管埃尔姆斯(Deborah Elms)所言,中国代表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特朗普手中。他警告,即便与贝森特或格里尔进行长时间谈判,特朗普随时可能更改条件。

彭博经济研究认为,中美即将启动的谈判为缓和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加上中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同步出台,有助提振市场信心和支撑国内经济。但分析亦警示,关税大幅下调仍不太可能快速发生。

未来几个月中美贸易协议若迟迟未果,中国经济可能需忍受持续的外部压力。北京目前加码刺激内需,并借人民币汇率稳定推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亦被视为其坚定应对经济挑战的信号。

此次宣布的政策与以往不同,不仅广泛下调各类利率,还推动贷款和存款利率双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早前也强调,必须加快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

尽管中美贸易量已在近月下滑,但中国整体出口仍保持稳定,企业纷纷转向其他市场。然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经济活动减缓,暗示未来挑战仍存。

若情况进一步恶化,中国政府仍有政策空间,包括尚未推出的大型房地产刺激计划等。预计未来几个月,财政支持力度也将加大。

分析人士指出,七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可能是推出新一轮财政政策的关键时点。摩根士丹利与花旗均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再追加1兆至1.5兆元的财政刺激。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中美或将重点讨论关税问题,但不太可能立即涉及全面性贸易协议。他认为,这场磋商更多是在为未来实质性谈判打基础。

上一则新闻狗狗不舍主人离世 跳坑挖棺感动无数人
下一侧新闻面试遇奇葩规定 女子被要求剃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