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27岁的黄潇潇靠着“陪诊师”这项新兴职业火速爆红网络。她的工作是陪伴患者就医——包括挂号、看诊、排队、等报告、取药等,全程协助,客户多为老人、儿童与女性。
黄潇潇透露,自己已从事陪诊3年,接触客户累计超过3万人,远超她最初的预期。有时一天接2至3单,旺季收入更是惊人:“平常月入大约3到4万元人民币(约1.7万至2.3万令吉),情况好时可达6、7万元(约3.5万至4万令吉),最高曾破10万元(约5.8万令吉)。”

除了陪诊,她还要帮客户搞懂挂号流程、熟悉医院环境,甚至能简单解读检查报告,“所以不只是陪同,也要懂得基础医学知识。”
尽管收入可观,黄潇潇也面对不少质疑声浪。她坦然回应:“靠能力赚钱,为什么会有人看不顺眼?”
不少网友在相关贴文下留言力挺:“陪诊师真的很有必要”、“流程繁琐老人看不懂,没人陪太难了”、“外地人去大医院就诊完全摸不着头脑,有个陪诊师太安心了”。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职业,正在悄悄改变现代医疗陪伴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