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雄,一名仅1岁半的男童因感染副流感病毒并引发哮吼与急性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期间病情急转直下,最终不幸离世。他那一夜拼命喘息、挣扎求生的身影,如今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他还不会说话,却用尽全力向我们求救。”男童父母哽咽回忆,那个夜晚他们辗转求医、急切呼救,却眼睁睁看着儿子一点点失去生命力,无能为力。

事发在今年1月5日深夜,男童因高烧不退、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被父母火速送往北高雄一间医学中心急诊。当晚他在急诊接受了支气管扩张剂与肾上腺素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忧心之下,父母要求住院。然而负责接手的却是一位刚进儿科不到一周的见习医师,对孩子的状况轻描淡写,仅开立退烧药后便离开。

“那一整晚,他全身冒冷汗、呼吸急促,几乎睡不着,一直要我们哄着、拍着才有办法闭眼。”母亲控诉,他们不断反映异常,却始终未得到及时响应。

直至清晨8点15分,父母惊见儿子口鼻涌出褐色泡沫、肤色发黑,随即紧急求助,医院展开30分钟急救。

“他在我们眼前被压胸抢救的画面,像慢动作一样一遍遍在脑中重播。那一刻,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站在门口,拼命祈祷,愿意折寿来换回他。”

尽管孩子心跳一度恢复,却因脑部严重缺氧受损,最终在儿科加护病房奋战两个月后,仍然宣告不治。

悲剧发生后,父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声,不为指责,而希望唤起社会与医疗体系对哮吼病严重性的重视。

“我们不是医生,但我们整晚都在观察他、反映问题,只是没人真正听见。”

他们感谢儿科加护病房在儿子生命最后阶段的尽力抢救,但也无奈指出,制度性疏漏不该让一个孩子白白死去。

他们呼吁政府与医疗单位改革制度,不应仅以“每日一次”生命征象检查应对幼童突发病况。即使哮吼致死率仅0.2%,一旦发生,就是百分之百的痛。

“我们没有等到奇迹,却希望,其他孩子能等到。”

上一则新闻“医生不是杂货店卖货!” MMA炮轰新规
下一侧新闻华裔商人涉运10公斤毒品 恐面临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