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狠批保险公司以“年龄段”调整保费的做法,直言涨幅高达45%至50%,对年长者造成沉重经济压力。他呼吁国家银行(BNM)介入调查,并推动全面改革保险保费定价机制。
“生日过后多一天,保费却暴涨近一半”
沈志勤在国会召开的记者会上指出,国家银行虽然在去年12月实施限制保费涨幅不超过10%的临时措施,但这项规定却不适用于因“年龄段”调整而造成的涨价。
“许多投保人在生日后不过是多了一天的年纪,却因为被归类到新的年龄段,保费瞬间暴涨45%至50%,这简直不可理喻。”他说。
他指出,不同保险公司对年龄段的划分各异,有些以5年为一组(如61至65岁、66至70岁),有些则根据购买时的年龄逐年递增,因此不少年长者陷入困境。
他举例,一名61岁男子于2007年投保,若保费每年以50%涨幅递增,到了晚年可能需缴交高达1万8000令吉至1万9000令吉的年保费,最后只能被迫取消保单。
退休人士成“制度受害者”
沈志勤强调,保险公司常以较低保费吸引年轻人投保,等到年届60岁以上,却以年龄段为由大幅度涨价,“这是在惩罚那些一直准时缴费、信守合约的退休群体。”
“这些人年老退休后,大多已没有固定收入,仅靠公积金生活,却要面对高昂的医疗保费,显然是被逐利制度压榨的受害者。”
促推《反倾销法》与本地化政策
除了保险议题,沈志勤也敦促政府加快落实《反倾销法》,以简化现有冗长程序,及时应对外国商品倾销行为。他指出,虽然财政援助可缓解压力,但唯有保障本地市场,才能为企业提供真正出路。
他建议政府推动“本地化政策”,例如在太阳能领域规定全国各类项目必须使用至少40%的本地制造太阳能板,“以此保障本地制造业的生存空间。”
公正党地不佬区国会议员潘伟斯亦附议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维护本地企业竞争力,“若让本地制造商倒闭,本地劳工失业,到时谁来承担后果?”
他说:“我们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不能忽视外资,但政府必须取得平衡,保护本地产业,才是眼下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