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房地产发展商公会顾问拿督沈坚石表示,自5月1日起生效的新修订《砂劳工法令》虽然象征着本地劳动法规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却也让在砂营运的企业面对日益高涨的合规成本。
他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指出,法令中的主要修订包括每周最长工时从原本的48小时缩短至45小时,以及产假天数从60天延长至98天。这些改变虽然旨在提升劳工福利,向国际标准靠拢,但对雇主而言却是沉重的财务负担,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首当其冲。
“企业原本就已面临成本压力,现在不仅最低薪资由每月1500令吉调升至1700令吉,同时还必须在更短工时下维持甚至提升生产效率,”他说道,“这意味着单位产出成本将上涨,除非企业能加速引入自动化,否则势必面临利润受压甚至人力效率下降的风险。”
他也提及联邦政府计划在2026年前全面落实电子发票制度,这对许多砂拉越尤其是在半城市及偏远乡区的微小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些小商贩和家庭企业往往缺乏数字化设备与操作技能,要他们短时间内过渡到电子发票系统,需投入不小的金钱与时间成本进行技术升级与员工培训。”
沈坚石坦言,若无完善配套协助,政府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虽出发点良善,但可能在无意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家的创业动力。
“不断上升的行政与运营负担,可能让原本有意创业或扩张的企业望而却步,间接拖慢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并将企业的注意力从发展与创新转向应付法规合规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