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结婚的想象,是一场完美的仪式:华丽婚纱、奢华婚戒、蜜月胜地拍摄的婚纱照,一切都要“好好睇睇”,否则总觉得输给了别人。现实中,这样的观念正在给年轻人带来不小的压力。
前阵子我在看一个网络节目时,看到一条特别引人思考的留言:“没钱就别结婚,别害了人家的女儿。”这样一句话乍听之下,似乎出自某位要求高的女生之口。但有趣的是,这句话竟然是一个男生写的,这也引发我不少思考。
我不认识这位男网友,无法判断他是因为现实打击、自卑情绪,还是在网络上宣泄情绪。但他的这句话却映射出现实社会中一种日益普遍的观点:结婚等同于高成本消费。
在这点上,我必须承认,恋爱可以简单纯粹,但婚姻,确实离不开物质的基础。爱情是婚姻的根本,但如果完全忽视经济条件,那不仅是不成熟,也可能埋下未来生活的隐忧。婚姻不是两个人的儿戏,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经济系统的结合。
如果一方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婚后不仅生活压力大,还容易引发误解、争执,甚至走向感情破裂。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婚姻一定要“十全十美”,但起码,基本的生活保障应是必须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没钱就别结婚”的说法,也未免太单方面了。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经济责任真的只能落在男方肩上吗?在现代社会,男女都在职场拼搏,收入独立,婚礼支出、生活规划,本该是双方协商决定,而非单方面的负担。
时代变了,现在即便夫妻两人都有工作,也常常感叹入不敷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还要固守“男方包办一切”的旧观念,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我20多岁时结婚,家境并不宽裕,婚礼的费用几乎全由我自己承担。虽然幸运地没有遇到太大风浪,但我明白这只是个案,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不认同将自己的经历当作他人的标准。
尤其是如今社交媒体盛行,许多年轻人被“表面风光”所影响。看到别人的婚礼奢华隆重、婚纱照唯美动人,难免也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样的“体面”。然而,一场婚礼若以负债为代价,再甜美的回忆也可能变成往后生活的苦果。
婚礼只是一天的仪式,婚姻却是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如果一个男人为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倾尽所有甚至负债累累,婚后又如何能应对房贷、育儿、开销等现实问题?
因此,不论是男生承担全部费用,还是两人共同分担,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两人是否坦诚沟通、实事求是。了解彼此的经济状况,合理安排预算,才是明智之举。不要为了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那只会为婚姻埋下隐患。
我并不认同“没钱别结婚”这句话的绝对性。婚姻从来不是有钱人的专属权利,只要具备基本的经济能力,不至于因结婚影响生活质量,彼此真心相爱、愿意携手前行,那为什么不能结婚?
“贫贱夫妻百事哀”固然有其现实依据,但若夫妻同心、互相扶持,即便生活不富裕,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归根结底,婚姻的核心不在金钱,而是感情、承诺、共同成长的意愿。只要两人价值观一致,懂得体谅与分担,就算从零开始,也能一起筑梦未来。
愿天下有情人,不因婚礼而困顿,不为面子而负债,能以爱为本、理性前行,共筑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