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一篇揭露纹身行业乱象的帖子引发热议。一名自称前纹身店老板的网友爆料:马来西亚某网红帅哥纹身师以 “免费纹身抽奖(Giveaway)” 为名吸引女性参加,实则借机对女顾客进行肢体骚扰。该帖曝光后,评论区陆续出现同行佐证及受害者隐性控诉,揭开免费活动背后的安全隐患。
黑幕细节:筛选、试探、越界的三步曲
据爆料者描述,该纹身师的 “套路” 具有明确针对性:

- 精准筛选:
- 在抽奖规则中不设性别限制,实则通过私信聊天、照片审核等方式优先选择外形靓丽的年轻女性
- 网友发现:其公布的中奖名单中,90% 以上为已关注的高颜值账号
- 渐进式骚扰:
- 初次接触:纹身前以 “调整姿势” 为由轻触腿部、腰部等敏感部位,观察对方反应
- 进一步试探:若受害者未明确拒绝,会以 “皮肤状态差需护理” 等借口延长身体接触时间
- 语言挑逗:穿插低俗笑话,如 “纹身位置这么性感,是不是想吸引男生”
- 利用权力不对等:
爆料者称:”纹身过程中,顾客通常处于躺卧弱势姿势,且因担心纹身效果不敢轻易得罪纹身师。这种心理被他充分利用。”
多方佐证:黑历史与行业乱象
- 旧闻重提:
网友扒出该纹身师 2023 年曾在 Facebook 被匿名用户指控 “纹身时故意触摸胸部”,但因证据不足未立案。 - 职业背景争议:
网传其早年在海底捞从事服务行业,无专业纹身培训经历,转型后多次被顾客吐槽 “线条歪扭”” 色料晕染 ” 等技术问题。 - 同行爆料:
一名吉隆坡纹身师匿名留言:”圈内早有耳闻他的手法,曾有学徒看到他手机里存着顾客半裸纹身视频。”
安全警示:免费活动背后的风险识别
- 女性防骚扰指南:
- 拒绝单独前往陌生纹身工作室,尽量选择公开场所或携带陪同人员
- 提前明确纹身位置,对超出设计范围的 “临时调整” 说 “不”
- 全程开启手机录音(需符合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法》第 233 条)
- 纹身消费避坑要点:风险特征安全选择标准过度强调 “颜值抽奖”正规工作室多采用随机抽选或预约制工作室无营业执照要求出示 JPK(马来西亚公司注册局)登记证明价格远低于市场均价警惕使用劣质色料或学徒练手
- 维权渠道:
- 向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KPWKM)下设的性骚扰投诉中心(SCAS)举报
-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举报功能提交证据(如聊天记录、现场照片)
- 保留纹身过程录像,必要时申请医疗鉴定确认骚扰事实
行业反思:免费营销何时成为猎艳工具?
此次事件暴露了 “网红经济” 下的监管盲区:
- 平台责任: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对 “免费体验” 类商业活动缺乏资质审核机制
- 职业门槛:马来西亚纹身行业尚未建立全国性认证体系,从业者鱼龙混杂
- 受害者心理:37% 的受访女性表示 “担心纹身效果被毁,选择沉默”(数据来源:2024 年马来西亚反性骚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