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积极寻求修复与欧盟的关系,并趁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关税与防务分歧与欧盟渐行渐远之际,试图将中国塑造为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美方对中企实施严格的贸易限制下,中国政策制定者与商界领袖正加速开拓包括欧洲在内的新市场。根据一位欧洲官员透露,为缓解紧张关系,习近平正考虑解除对部分欧盟议员的制裁。虽然这些制裁本身影响有限,但若解除,象征意义重大,释放善意讯号。

中国外交部于4月24日发布声明指出,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欧双方将携手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并欢迎更多欧洲议会议员访华,但未明确回应有关取消制裁的消息。

尽管欧洲多国领导人仍对北京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感到不满,但他们在部分议题上展现出合作意愿。欧盟官员正讨论用电动车最低价格配额取代去年施加的最高达45.3%的惩罚性关税,以解决中国电动车出口激增引发的争议。

此举有望为持续的中欧贸易摩擦带来缓和。此前,中国曾以对法国干邑酒加征报复性关税作为回应,目前该反倾销调查的期限已延长三个月,缓解了产业压力。

随着中国出口企业逐步退出美国市场,许多厂商在本周的上海车展上宣布将扩大对欧投资。部分欧洲人士也呼吁采取更务实的方式处理分歧,并推动深化双边合作。

“从理想角度出发,北京希望拉拢欧洲,与美国保持距离,令欧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牵制美国的屏障,”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者Rana Mitter指出。“但尽管欧盟对美国存有疑虑,不太可能放弃与美方的合作立场,转而完全投向中国——不少人仍视中国为不够可靠的贸易伙伴。”

长期以来,欧盟在世界大国之间扮演缓冲角色。然而,自新冠疫情引发一连串外交摩擦后,欧洲对华态度明显转趋强硬。欧盟领导人与美国立场趋同,试图减少对中经济依赖,并抵制中国大量低价出口商品对本地就业造成冲击。

特朗普执政期间,对欧洲征收高达20%的关税(暂缓期内为10%),要求欧盟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并频繁向普京示好,严重冲击美欧传统同盟。尽管欧盟曾建议双方全面取消工业品关税,但成效有限,裂痕难以弥合。

在特朗普政策引发担忧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欧盟切勿向北京靠拢。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早前访华并承诺加强合作后,贝森特批评此举无异于“自毁前程”。

欧盟领导人目前计划于7月前往北京出席中欧峰会,原定地点本为布鲁塞尔。因有报道称习近平将不会赴欧参加会议,欧方罕见打破双方轮流主办的惯例,改赴北京,体现其调整对华关系的意愿。

若峰会取得成果,或可为重启一项历经七年谈判的投资协议铺路。该协议原于2021年几近完成,但因中国在新疆人权争议中遭西方制裁后进行反制,制裁10名欧洲人士与4家机构,导致欧方搁置协议。

“若中国撤销这些制裁,欧盟内部可能愿意重启批准程序,借此推进中欧贸易关系,”前欧盟贸易专员、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Cecilia Malmström表示。

该协议原被视为欧盟强化自主外交、以及中国愿与温和派美方盟友合作的象征。协议本可为27国组成的欧盟提供更大中国市场准入,也为中方提供政策缓冲,减少欧方对中国投资的施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指出,近年来中欧贸易格局已大幅改变,协议重启面临诸多挑战。他认为,未来中方可单边向欧盟成员国开放部分领域,如电商、电动车及数据流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月早前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通话时表示,双方应尽快展开高层对话,涵盖经济、贸易、绿色与数字领域。中国商务部也表态将深化与欧盟的务实合作,促进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不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欧方忧虑,担心原本输美的中国商品转向欧洲市场。Eurizon策略师Stephen Jen与Joana Freire在一份报告中预测,这类转向可能导致中欧贸易顺差激增70%,高达4200亿美元。

中国欧盟商会本月发表报告,呼吁北京重新审视产业政策,以避免更多摩擦。商会主席Jens Eskelund表示:“中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与世界互动,产业政策也需要调整。”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Ilaria Mazzocco指出,尽管歧见犹存,中欧双方均有意愿在电动车贸易问题上寻求解决方案。“欧方对这次峰会抱有期待,亲赴北京参会表明他们真心希望化解争端。”她说道。

上一则新闻抽烟、喝酒、不运动? 36岁起身体会开始“报应”
下一侧新闻“哥哥考到5个A了” 少年把SPM成绩献给天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