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 “离职女员工收整袋硬币薪资” 的投诉在社群平台引发关注。19 岁的当事人称,结算工资时收到一袋混合着 1 元、5 元、10 元的硬币,总重数公斤,且原本已分类的硬币被老板娘剪破袋子 “故意混合”,要求其 “自己慢慢数”。此事曝光后,涉事双方各执一词,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员工控诉:收到 “刁难式” 硬币薪资

女员工在文中描述,发薪当日她收到的薪资并非纸钞,而是满满一袋硬币。她特别指出,这些硬币原本已由老板娘分类打包,但对方却在她领薪时剪破袋子,将不同面值的硬币混装,导致她需花费大量时间重新清点。她认为此举是老板娘对其 “故意刁难”,并强调整袋硬币重达数公斤,需双手抱持才能搬运,而薪资总额为 6972 元(约 937 令吉),其中包含约 270 个 10 元硬币,其余为 1 元与 5 元硬币。

老板娘回应:员工态度散漫,曾给换钞机会

面对质疑,老板娘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她表示,女员工在职一个月期间表现不佳,“态度散漫” 是主要问题:曾因 “起床气” 对同事态度恶劣、拒绝沟通且拒不道歉,甚至最后无故缺勤 3 天。
“我只是提醒她‘出来工作要互相尊重’,但她却说‘刚起床就是会口气差’。” 老板娘透露,发薪当天她曾明确表示,只要员工愿意为冲突道歉,就可以将硬币换成纸钞,但对方始终拒绝低头。她强调,用硬币结算薪资是因店铺日常营收中确实有大量零钱,并非刻意针对,且已提前告知员工薪资形式。

争议焦点:薪资支付方式是否合规?

事件发酵后,网友围绕 “用硬币发薪是否合法”“双方责任如何界定” 展开讨论。法律界人士指出,多数地区未禁止以硬币支付薪资,但需确保货币完好且支付过程合理。若雇主故意以繁琐方式(如混合大量硬币)增加员工清点成本,可能涉及 “不合理对待员工”。
目前,当地劳动部门尚未介入调查,而女员工是否会进一步维权也未明确。此事不仅引发职场沟通与管理方式的反思,也再次将 “特殊薪资支付形式” 的合规性问题推向舆论前沿。

上一则新闻母子11楼坠下惊动全城 本地艺人身分曝光
下一侧新闻厄瓜多尔海岸6.3级强震 撼动沿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