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企业是否脱钩、美国是否能真正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再次成为焦点。尽管高关税让中方外贸商家承压,但由于美国买家的库存普遍只能维持两到三个月,市场预期不久后将出现新一轮补货潮,而中国仍被视为首选补货来源。因此,许多中国厂商的共识是:“撑下去,就能赢。”

据中国电商与产业智能平台“亿邦动力”(Ebrun)报道,多位中国出口商、美国买家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消息显示,尽管关税重压来袭,但中国厂商并未出现大规模订单流失。

来自上海、从事房车遮阳棚出口的丁林锋指出,美国客户虽然面临高额关税,但仍不断催促他按时发货,担心断货影响销售。他透露,客户手头的库存最多支撑三个月,因此当前关键是“咬紧牙关撑过去”。

另一位在亚马逊平台采购的美国买家Adriana Range则直言:“货我还是得进,关税会抬高成本,但断货意味着失去客户,损失更大。”

报道指出,尽管关税一度飙升至145%,引发部分外贸企业焦虑,但业界普遍判断,美国买家最终仍将回流中国采购,因为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无可替代。

数据显示,美国本土零售及批发库存总额目前维持在1.3至1.5兆美元之间,而每月的零售销售额约为6000至7000亿美元,意味着库存仅够支撑约两个月。

“届时,美国买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向谁补货?”报道指出,虽然一些企业尝试寻找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供应商,但在短时间内完成考察、洽谈、打样到发货几乎不可能。而一旦断货,损失甚至会超过关税本身。

美国电商公司CEO Carlos Alvarez更直接表示,中国供应链目前无法被取代。“即使我们不提国家名字,说到找厂合作,大家第一反应仍是中国。”他称,中国聚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及成熟的制造体系,这种优势短期内无人可比。

因此,报道总结指出,那些看得更远的美国买家已经悄悄恢复向中国下单,继续安排出货,“补货潮,迟早会回到中国”。

上一则新闻驾车躲家暴致老公身亡 女子罪成关11年
下一侧新闻银行看的不是赚钱能力 而是你的D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