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刊登在新加坡评论平台 Critical Spectator、由波兰撰稿人裴卓斯(Michael Petraeus)执笔的文章引发轩然大波。文章竟以“黑帮老大”形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其措辞不仅失当、挑衅性极强,还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夫人何晶转发,进一步引爆舆论。然而,从内容到立场,该文充斥着逻辑跳跃与意识形态偏见,堪称反华论调的典型范例——黑的说成白的,白的硬抹成黑的。

我们不妨先反问一句:究竟谁更像是“黑帮”?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主张和平合作的中国?还是频繁挥舞制裁大棒,动辄退群毁约的美国?特朗普执政时期,奉行“美国优先”,对盟友也毫不客气,关税制裁说来就来,口出狂言成了家常便饭。他曾对外国领导人出言不逊,其副总统更不掩对他国的轻蔑之语。这种强权霸凌的姿态,难道不像极了电影里的“教父”式角色?

反观中国,在西方高墙筑起、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仍然致力于推进基础设施援助、贸易畅通与区域合作。无论是“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RCEP,中国始终在推动一种多边共赢的经济格局。所谓“债务陷阱”的指责,至今未有确凿数据支持,反而是部分受援国领导人多次公开感谢中方合作带来的实质性发展与改变。

至于南海问题,尽管存在争议,但中国与周边国家早已建立对话管道,并未演变为武装冲突。连首相安华也曾强调,区域分歧应透过和平谈判解决。而美国虽不在该区域,却频频派军舰绕场示威,制造紧张,这种做法究竟是维护国际法,还是挑衅主权?

裴文还不忘将中国与俄乌战争挂钩,声称“中国支持莫斯科等于支持战争”。但事实上,中国在整个冲突中始终呼吁停火、支持政治解决,从未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源源不断输送武器,加剧战事。这种选择性“盲视”现实的做法,只是为了服务其特定舆论攻势而已。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文章结尾还不忘搬出那句看似中立实则傲慢的陈词滥调:“讨厌特朗普不代表你要接受习近平。”其潜台词是:在西方预设的道德标尺下,非西方世界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合格”。无论是否推动和平、坚持合作、不输出战争,都无法摆脱“独裁”、“威胁”的标签。

这不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是意识形态的审判。

世界早已厌倦某些国家将自身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国际社会呼唤真正的多边主义,而不是由强权定义的“秩序”。中国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它正在推动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框架,至少提供了除了“听命于某国”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真正的荒谬,不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是仍有人抱守冷战逻辑,视世界为非黑即白的对立战场。他们高喊“正义”,却制造对抗;自诩“文明”,却四处挑衅。他们才是真正活在旧时代幻影中的人。

上一则新闻得知老公病重后“消失” 女子等他病逝才来讨遗产
下一侧新闻买二手BMW还差RM7000 已婚女竟愿出卖身体补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