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外的陶瓷艺术家兼设计师 Esther Jeong 在 Instagram 公开血泪经历:她在韩国接受号称「低风险」的 Juvelook Volume 胶原蛋白注射疗程时,因医生延误救治,导致左眼永久性失明(BRAO 视网膜动脉阻塞)。这场本应是「变美之旅」的医美体验,却成为她人生的噩梦转折点。
「低风险」疗程成噩梦开端:注射后眼球剧痛被忽视
Esther 原本计划利用假期在韩国进行放松,经一年调研后选择了首尔某知名医美诊所的「胶原蛋白增强疗程」。2025 年 3 月 12 日治疗过程中,她多次向施术医生反馈「左眼剧烈疼痛、视野模糊」,却被反复告知「是局麻正常反应」。
- 关键延误:
医生未进行任何眼科检查,仅让她在休息室等待超 1 小时后建议「回家冷敷」。此时距离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黄金抢救时间」(90 分钟内)已流逝大半。
六家顶级医院确诊:不可逆失明的残酷现实
术后当晚,Esther 左眼视力骤降至仅能感知光影。她连夜辗转韩国六家权威医院,最终被首尔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专家确诊为BRAO(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因是注射时误将填充物推入眼周动脉,导致视网膜缺血性坏死。
- 医学判定:
所有专家一致指出:若在症状出现后 2 小时内进行眼球按摩、吸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等急救,视力保留概率超 70%;但延误至 6 小时后,神经细胞已不可逆死亡。
跨国维权之路:从希望到绝望的 30 天
- 治疗挣扎:
她留在韩国接受高压氧舱、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每日花费超 200 万韩元(约 6000 令吉),但一个月后视力仍未恢复,仅存光感。 - 法律行动:
目前已委托韩国医疗诉讼专家律师团队,针对诊所提出三项指控:
✔ 过失致人重伤(违反医疗注意义务)
✔ 未履行急救义务(延误黄金救治时间)
✔ 虚假宣传(将高风险疗程包装为「低风险」)
行业乱象曝光:医美注射的「隐形杀手」
Esther 的遭遇撕开了韩国医美行业的冰山一角:
- 风险盲区:
胶原蛋白、玻尿酸等面部注射需避开眼周 3cm 范围内的动脉,但部分医生为追求效果「超范围注射」; - 急救培训缺失:
韩国医美协会数据显示,仅 43% 的诊所配备眼科急救设备,超 60% 的医师未接受过血管栓塞急救培训; - 宣传话术陷阱:
涉事诊所官网仍宣称该疗程「零风险、无需恢复期」,未提及任何血管并发症警示。
血泪警示:医美前必知的「生存法则」
Esther 在 IG 贴文中附上「避坑指南」:
- 资质核查:要求医生出示「颜面轮廓整形专科医师」资格证(韩国需 5 年以上整形外科经验);
- 知情同意书:必须明确列出「血管栓塞、失明」等极端并发症概率(通常为 0.01%-0.1%);
- 急救协议:提前确认诊所是否具备「24 小时眼科会诊通道」及急救设备(如前房穿刺针);
- 黄金自救:注射后若出现眼痛、视力模糊,立即用冰袋冷敷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 1 小时内到达有眼科急诊的医院。
社会反响:从个人悲剧到行业改革呼声
事件引发全球医美消费者联名签署《安全注射请愿书》,要求韩国政府:
- 强制医美诊所公示医生并发症处理记录;
- 将血管栓塞急救纳入医师年度考核;
- 设立「医美伤害救济基金」,对受害者进行先行赔付。
截至发稿,Esther 仍在等待司法鉴定结果。她说:「我失去的光明无法挽回,但希望用我的故事让更多人意识到 —— 在追求美的路上,任何『小风险』都可能成为摧毁人生的巨石。」
这场跨越国界的医美悲剧,不仅是个人的灾难,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当「变美」成为一门千亿产业,医者的初心是否早已被利润遮蔽?或许正如 Esther 在最后一条贴文所说:「真正的医美,应该是『让生命更美好』,而不是『用生命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