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聘金争议撕开现代婚姻的传统与现实裂痕!一名人妻在脸书粉专「靠北婚姻」控诉,结婚时因 36 万聘金与婆婆爆发冲突,对方斥其「卖女儿」,她反将一军「那我买你儿子入赘」,怒怼长辈用传统绑架女性的荒谬逻辑,引发全网热议。

聘金争议升级:36 万到底是「卖女儿」还是「生活保障」?

原 PO 透露,娘家要求的 36 万聘金并非「买断费」,而是老公主动提出「做面子」的心意,用途包括产后坐月子、宝宝用品采购及全职带娃的经济补贴。但婆婆强烈反对,当众指责「要聘金就是卖女儿」,甚至在订婚宴上摔碗筷大闹。

「既然你说这是买人钱,那我出 36 万买你儿子如何?」原 PO 反击提出「入赘式婚姻」:

  • 男方需履行传统儿媳义务:每日晨昏定省、孝顺岳父母、承包三餐家务;
  • 婚后居住安排:定居女方家,非节假日不得频繁回婆家;
  • 育儿责任:独立承担孩子教育及生活开支。
    面对这些「传统要求」,婆婆当场黑脸拒绝,却仍坚持「聘金不该给」,双标态度彻底激怒原 PO。

痛批传统糟粕:36 万连外劳年薪都不够,凭什么买断女性一生?

原 PO 尖锐指出,2025 年的现代婚姻早该脱离「物化女性」的陈旧思维:

  • 经济对比:「外籍看护年薪至少 48 万,36 万连两年薪资都不够,凭什么要求我当免费保姆 + 生育工具?」
  • 责任对等:「男方不出聘金、不买婚房,却要求女方「嫁鸡随鸡」,本质是用传统压榨女性权益。」
    她更痛斥婆婆「得了便宜卖乖」:「既想省钱又想享儿媳伺候的福,哪来的脸?」

网友论战:传统聘金 VS 现代婚姻,该如何破局?

贴文引发两极讨论:
支持派
-「聘金是男方诚意的试金石,连 36 万都计较,婚后只会更抠门!」
-「婆婆双标太离谱,儿子入赘就知道心疼,儿媳付出就当理所当然?」
反对派
-「聘金陋习早该废除,婚姻不该用金钱衡量。」
-「过日子不是做生意,互相计较只会伤感情。」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聘金属民间习俗而非法定义务,双方需协商一致。但现实中,聘金常成为「传统面子」与「现代平等」的冲突焦点。

人妻终极警告:婚姻不是扶贫,女性请先学会「明码标价」

原 PO 在文末呼吁女性清醒认知:

  • 婚前谈钱不丢人:明确经济责任(如房贷分摊、育儿成本)比「谈感情伤钱」更实际;
  • 警惕传统绑架:当婆家用「嫁过来就是一家人」要求你无私付出时,先反问「你们把我当家人还是当免费劳动力?」
  • 及时止损勇气:若对方连基本尊重都不愿给予,婚前退婚远比婚后离婚更少伤害。

这场婆媳博弈的核心,本质是新旧价值观的碰撞 —— 当「聘金」从「传统礼仪」异化为「物化工具」,或许我们更该思考:婚姻的基础究竟是金钱交换,还是平等尊重?正如网友热评:「真正的婆家疼惜,是生怕给的不够,而不是计较给了多少。」愿所有女性在步入婚姻时,收到的不是「买断费」,而是「余生我护你周全」的真心。

上一则新闻变种猪流感已潜入人类群体 恐成下波全球大流行病毒
下一侧新闻一包饼干害她被讨厌 现在的职场太难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