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一种名为「1C H1N2」的流感病毒正在猪群中传播,并已展现跨物种传播及人传人的关键特征,具备引发下一波全球大流行的潜力。该病毒最初为禽流感病毒,于1979年首次在欧洲猪只中被发现,近年来持续在亚洲和欧洲的猪群中流行,且目前已出现多起人类感染案例。
《富比士》杂志报导指出,从2011年到2024年,至少记录了29起人类感染病例,其中近半数发生在2021年之后。虽然多数案例属于人与猪接触后单次感染,但案例数量的增加已引发专家关注,尤其是长期与猪只接触的相关工作者更容易中招。
研究人员警告,该病毒最令人担忧的特点,是人类普遍缺乏免疫力。美国成人血清样本中,只有三分之一具备相关抗体,而且这些人主要出生于1950年以前,显示当前大部分人群几乎没有抵抗力。此外,现有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对这类病毒几乎无效。
更令人警觉的是,这种病毒具备多种有助人际传播的特性。实验发现,它能与人类呼吸道细胞结合,并能在体外人类气道细胞中有效复制,即使在模拟真实环境的湿度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于气溶胶飞沫中。此外,该病毒的神经胺酸酶活性极高,这意味着它的传播力也更强。根据《Nature Communications》去年发布的流感大流行风险评估框架,这些特征使它被列为高风险病毒。
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其跨物种传播能力。研究人员安排感染该病毒的猪只与未曾接触病毒的雪貂共处(但无直接接触),结果发现,所有雪貂虽然未出现症状,但体内皆出现抗体,证明已被感染。即使这些雪貂曾对2009年H1N1病毒具备免疫,依然无法完全抵抗此次感染。
尽管目前该病毒在猪只中的症状多为轻微,且尚未列为高致病性流感病毒,但其具备多项高度传染及免疫逃避能力的特征。研究团队呼吁各国加强监控,并将该病毒纳入优先关注名单,以防历史重演,重蹈2009年H1N1疫情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