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青少年写信给报馆,倾诉他自小梦想修读动漫设计,然而父母却认为这门科系前途渺茫,不断劝他改变志向,以免日后“捱饿”。这种态度令他感到挫折与无奈。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担忧无可厚非。上一代人普遍相信唯有投身传统“铁饭碗”行业如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药剂师等,才能确保生活稳定。因此,当孩子表达想法与他们认知不符时,便习惯性地以前途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与志向。

然而,时代早已改变。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颠覆了旧有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尤其是成长于数码时代的Z世代,从小便接触丰富多元的信息,自然在职业观、生活模式与人生规划方面展现出更高的自主性,不再一味听从长辈的安排。

放眼当下,许多新兴行业的崛起正是这种时代变迁的最佳例证。过去难以想象的职业,如直播带货、内容创作、线上销售,如今只需一部手机与网络,就能开展事业。谁又能预料,绘画、视频剪辑、动漫与游戏设计等冷门领域,竟在数字内容热潮中快速崛起,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

这正说明了所谓“有前途”的行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定律,而是随着科技发展、社会需求与全球趋势而不断演化。新冠疫情的冲击也促使更多人追求弹性与自主的工作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居家办公与远程工作的普及。

相较之下,某些曾被视为热门的职业,如教师,如今反而不再具吸引力。繁重的教学与行政任务,加上应付家长压力与薪资停滞,使这一行业逐渐失去光环。

归根究底,决定一个人能否有前途的,并非所读的科系,而是个人的态度与适应能力。与其强行干预孩子的志向,不如从小培养他们具备正面的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变的智慧。如此一来,无论他们选择什么行业,皆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而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实际的保障与支持。

上一则新闻被批帮网赌做“宣传” 诗巫网红报警
下一侧新闻生鸡肉到底需不需要洗?小心弄巧反拙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