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时事评论员曾达卫表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龙盘风波”,不过是部分评论者借题发挥,抹黑交通部长陆兆福和民主行动党的一场政治操弄。

这只不过是一件由皇家雪兰莪打造、雕有龙形图案的锡制礼盘,象征文化交流与友谊,完全称不上是“权力象征”。在现代中国语境中,“龙”早已从皇权符号转化为国家文化的象征,广泛应用于文创产品与吉祥礼品中,与政治权力毫无关系。礼盘上的“东风浩荡,实干兴邦”题词,也表达的是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而非任何形式的政治暗示。拿这类礼仪行为无限上纲,反映的是批评者对文化与外交礼节的无知,而不是所谓的“爱国清醒”。

更何况,陆兆福不仅是交通部长,也是推动马中合作的重要沟通者之一。在团结政府的多党执政架构下,各部部长参与外事活动、礼仪接待,本就是职责所在。有人硬要将此解读为“抢镜”、“越权”,不过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作。

相较之下,真正应该接受检视的,是反对阵营在问政上长期的空洞与短视。

国盟的表现令人失望。没有建设性的建议,没有系统性的政策,仅靠煽动民情、贩卖焦虑、炒作种族议题混淆视听。他们不是没资源——手握数个州属,有人有钱,却交不出一份替代财政预算案,也提不出完整的国家发展蓝图。到底是无能,还是根本不想认真问政?

去年3月,《国会服务法案》提呈,旨在强化议会独立性,国盟却选择缺席、弃权或沉默不语,完全无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至于《城市翻新法案》、《卫生白皮书》等关键政策,国盟既不提出修正,也无替代方案,反而抛出“搬迁马来人”这种充满煽动性的说法,彻底丧失理性与责任感。

国盟内部也问题重重。新古毛补选时,候选人学历与财务状况曝出问题,至今未有明确交代。民政与伊党理念冲突愈演愈烈,所谓“影子内阁”也一直停留在空谈阶段,治理能力令人质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盟持续推动极端保守的宗教政策。在其执政的州属,屡屡出现公开鞭刑、禁赌禁酒、强取缔娱乐场所等举动,不仅挑战宪法保障的多元权利,也损害马来西亚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这种以宗教之名行政治控制之实的做法,根本不适合一个多元社会。

在外交层面,国盟执政时期几乎毫无作为,除了几次线上峰会,没有提出任何区域或全球倡议,错失疫情期间吸引外资与国际合作的关键契机。

对比之下,安华政府虽不完美,但在振兴经济、稳定币值、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明显更积极。马中互免签证、2+2对话机制、全球安全合作备忘录、东盟数码经济协议等成果,皆是政府主动出击的外交努力。

一个现代国家的反对党,应该能提出愿景、承担责任、推动建设性改革,而不是整天等待民怨升温、四处煽风点火、靠民粹敲门。谁才是那个没有远见、没有担当、没有政策能力的“冒牌”?答案,其实早已呼之欲出。

上一则新闻美国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 俄罗斯大赞:令人满意
下一侧新闻被批帮网赌做“宣传” 诗巫网红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