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 Andy 老师(本名刘安迪)控诉前女友家宁一家侵吞其百万 YouTube 频道「众量级 CROWD」的风波持续发酵,意外牵扯出逃漏税问题。今日(21 日)检调单位兵分多路,搜索群海娱乐办公室及家宁家族住所共 5 处,约谈 9 人后,家宁及其父、妹分别以 3 万至 5 万交保,母亲则以 20 万交保并被限制出境出海。
事件回溯:频道经营权争议引爆税务调查
Andy 老师此前指控,交往 3 年的前女友家宁利用职务之便,将其辛苦经营 10 年的 YouTube 频道(订阅量超 120 万)及公司「群海娱乐」控制权转移至自家名下。他在直播中出示合同截图,直指家宁父亲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涉嫌「掏空资产」及「伪造文书」。
检调单位介入后发现,群海娱乐账面存在多项异常资金流动,疑似通过「阴阳合同」隐瞒广告收益,初步估算逃漏税额或超千万元新台币。
检调行动:五处搜索揪出关键证据链
今日上午 7 时,新北地检署指挥调查局人员执行搜索:
- 重点场所:
- 群海娱乐位于汐止的办公室(查获会计凭证、服务器硬盘);
- 家宁家族位于淡水的 3 处住所(搜出多本境外银行存折);
- Andy 老师前助理住所(调取频道运营原始数据)。
- 约谈对象:
家宁(28 岁,群海娱乐行政总监)、母亲陈美云(公司监事)、父亲家辉(法人代表)、妹妹家敏(财务专员)及 4 名员工,其中家宁母亲因涉及资金调度核心环节,被认定「有串供风险」,交保金额最高。
家宁回应:鞠躬致歉未正面承认指控
下午 3 时许,家宁在律师陪同下走出地检署,面对媒体鞠躬称「谢谢大家关心,辛苦了」,未回应任何具体指控。其律师团发表简短声明,强调「当事人配合调查,坚信法律会还公道」,但拒绝透露是否涉及逃税或频道转移细节。
税务漏洞:网红经济下的监管盲区
此案暴露网红产业普遍存在的税务风险:
- 收入多元化:除广告分成外,网红收入还包括业配、直播打赏、电商佣金等,部分以现金或境外账户结算,难以监管;
- 公司架构复杂:群海娱乐下设 3 家「人头公司」,资金通过香港、新加坡账户周转,增加查账难度;
- 合同灰色地带:Andy 与家宁未签订正式股权协议,频道归属权认定存在法律真空。
行业震荡:创作者与资本的控制权博弈
事件引发 YouTube 创作者集体声援 Andy,「频道归属权」话题登上热搜。有法律博主指出:
- 知识产权保护:网红频道的内容版权、粉丝资源属创作者个人财产,企业代运营需明确权责;
- 财务合规门槛:年收益超 500 万新台币的创作者,应委托专业会计团队处理税务,避免「公私账户混用」。
目前,Andy 已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频道控制权暂定处分」,并呼吁粉丝暂勿取关以保留证据。这场从情感纠纷演变为刑事诉讼的风波,不仅是个人恩怨的了结,更将推动网红产业的合规化进程 —— 当流量成为资本猎物,法律或许是创作者最后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