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定今起全国学校及教育机构师生佩戴国旗扣章,然而首日就有家长反映扣章质量问题。一名母亲在社媒 “Threads” 分享女儿的经历,引发关于学生配饰安全性的讨论。

扣章 “分家” 尴尬:胶水脆弱致国旗脱落

  • 事件经过
    妈妈米雅嘉透露,女儿放学后告知扣章掉地摔坏,“国旗分成两半,口袋里只剩扣针”。她检查发现,扣章的国旗部分与金属扣针仅靠 “薄如蝉翼” 的胶水粘合,轻微碰撞即脱落。
  • 家长担忧
    “幸好没扎到孩子,但这种设计对小学生太不安全。” 米雅嘉表示,除了担心扣针划伤皮肤,更忧虑金属扣针生锈损坏衣物:“洗衣服若忘摘,头巾可能被勾破或沾染锈迹。”

校方应对:派发首日即遇信任危机

据了解,涉事扣章由校方统一采购派发,部分学校尚未完成发放。家长们在评论区晒出类似问题:

  • 质量通病:“我儿子的扣章刚戴上就开胶,国旗歪歪扭扭挂在胸前。”
  • 替代方案:有家长选择购买可熨烫的国旗贴纸,直接固定在头巾或校服上,“既安全又不用担心丢失”。

安全与仪式感的平衡:家长呼吁优化设计

米雅嘉的帖子获数千点赞,不少家长共鸣:

  • 功能性诉求:“国旗扣章应采用无针磁扣设计,或改用布质刺绣贴片,避免尖锐部件。”
  • 耐用性建议:“若使用胶粘工艺,需确保能承受日常活动,而非‘一次性装饰’。”

教育界人士指出,佩戴国旗扣章旨在培养爱国情怀,但需优先考虑学生安全:“可借鉴幼儿园的卡通胸贴设计,采用软胶材质或魔术贴,既符合儿童使用习惯,又能传递仪式感。”

教育部回应:将收集反馈改进方案

截至发稿,教育部尚未就扣章质量问题正式回应,但知情人士透露,当局已注意到相关投诉,将敦促供应商排查产品工艺,后续或推出改良版国旗配饰。

这场 “扣章风波” 折射出校园管理的细节挑战 —— 当爱国教育的形式与学生安全产生冲突时,如何通过人性化设计实现 “两全其美”,或许是比强制佩戴更重要的课题。正如米雅嘉所言:“爱国心不必靠一枚易损的扣章证明,用心守护孩子的每一份安全,才是最好的教育示范。”

上一则新闻教宗逝世原因曝光 疑与某种传染病有关
下一侧新闻大马华裔男泰国去世 警方急寻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