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6 时 15 分,新山第 14 公里处(亚依淡往士姑来方向)发生 5 车连环撞事故。一辆橙色迈薇轿车疑因路面湿滑失控,先后撞击 4 车,导致该路段严重拥堵,所幸无人员受伤。

事故经过:失控轿车旋转撞击 引发多车连锁反应

  • 关键瞬间
    网传视频显示,迈薇轿车在左侧车道行驶时突然打滑,先是追尾前方 61 岁男子驾驶的本田 HR-V,随后车身原地旋转 90 度,撞上中间车道 60 岁男子驾驶的本田城市轿车。HR-V 受撞击后向前偏移,又与一辆 56 岁男子驾驶的第二国产 Alza 休旅车发生剐蹭,最终 5 车不同程度受损。
  • 现场画面
    事故后迈薇司机下车打开引擎盖检查,其他车主则在旁拍摄车况并沟通情况。拥堵车流延绵近 2 公里,警方及拖车约 40 分钟后抵达疏导。

警方调查:认定 “无法控制车辆” 涉事司机将被罚 300 令吉

新山北警区主任峇维尔星助理总监证实,31 岁迈薇司机因 “未能妥善控制车辆” 被援引《1959 年道路交通法令》第 10 条文调查:

  • 责任判定
    初步认定事故主因是雨天路面湿滑(事发时刚下过阵雨),加上司机对路况判断不足,未降低车速导致打滑。
  • 处罚依据
    该条文规定,因驾驶疏忽或车辆操控不当引发事故,涉事者可被处以最高 300 令吉罚款,无需出庭,直接通过罚单处理。

安全提醒:雨天行车三要素 控速、控距、控心态

警方结合此案重申雨天驾驶要点:

  1. 降低车速:湿滑路面制动距离延长 2-3 倍,建议时速控制在 60 公里以下,避免急刹;
  2. 保持车距:与前车距离至少保持 200 米,可通过 “三秒法则”(前车过参照物后默数三秒再经过)判断;
  3. 检查车况:出行前确认轮胎胎压及胎纹深度(低于 1.6 毫米需更换),雨刮器是否正常工作。

网友热议:道路设计与应急效率成焦点

部分网友指出该路段中央分隔带较窄、照明不足,雨天易积水,建议市政部门增设排水系统及反光标识。另有网友点赞警方处理效率:”从接报到疏通仅用 1 小时,避免了二次事故。”

目前,所有事故车辆已拖离现场,涉事司机均达成私下赔偿协议。这场有惊无险的连环撞再次提醒驾驶者:雨季行车务必谨慎,平安才是最快的抵达方式。

上一则新闻大马“金蕉”称霸全球 力压群蕉勇夺世界第一
下一侧新闻教宗逝世原因曝光 疑与某种传染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