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家常菜中常见的食材,大家普遍知道发芽的马铃薯会产生毒素,必须丢弃。但如果马铃薯表皮泛出淡淡的绿色,还能吃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不少人感到犹豫。对此,日本专业厨师Papuchan近日在社群平台上做出详细说明,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据日本媒体报道,持有专业厨师执照的Papuchan指出,马铃薯变绿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光照影响。不论是太阳光还是室内灯光(例如日光灯、萤光灯),都可能促使马铃薯产生叶绿素。虽然叶绿素本身无毒,但光照的同时,也会诱发「茄硷」和「类茄硷」等天然毒素的生成。一旦摄入过量,就可能引起头晕、呕吐、腹泻,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类毒素具备高度耐热性,即使高温烹煮也无法完全分解。因此,单靠削除绿色部分,并不能确保安全无虞。Papuchan也特别提醒,在光线偏暖的厨房环境中,绿色区域可能不易察觉,让人不小心误食而增加风险。
因此,他建议,面对发绿的马铃薯时,最好别心存侥幸,应直接丢弃。预防方面,关键在于储存方式——避免接触光源是首要原则。不论是日晒或长时间开灯,都会促使马铃薯变质。
Papuchan也分享了简单的储存小技巧:可将马铃薯用报纸或厨房纸巾包裹,再放进纸袋中,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以减缓变色及毒素累积。此外,他提醒,新鲜马铃薯水分含量高,较不耐放,建议在购买后一周内食用完毕,才能确保食品安全。